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热点问答|美欧在巴以问题上的分歧会进一步加剧吗

2024-05-23 23:45: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布鲁塞尔/华盛顿5月23日电 热点问答|美欧在巴以问题上的分歧会进一步加剧吗

  新华社记者付一鸣 邓仙来 王湘江

  挪威、西班牙和爱尔兰三个欧洲国家22日分别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美国方面表示支持“两国方案”,但需通过巴以双方直接谈判实现,而非他国单方面承认。此外,美国还威胁要制裁申请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布逮捕令的国际刑事法院。

  自从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多个欧洲国家已就巴以问题发出不同于美国的声音。挪威、爱尔兰和西班牙的最新决定会引发更多欧洲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吗?欧洲和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分歧会进一步加剧吗?

  是否会有更多欧洲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

  挪威、西班牙和爱尔兰在加沙地带战事一再延宕的情况下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可以说是在停火无望、人道主义危机愈演愈烈之下迫不得已打出的一张牌。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时说,这一决定“不针对以色列人”,旨在支持“和平、正义和道德的一致性”。

  结合自己国家独立的历史,爱尔兰总理哈里斯当天说:“这个决定有着强有力的政治和象征意义。”

  挪威外交大臣艾德告诉媒体,挪威数十年来支持巴勒斯坦建国,明白承认巴勒斯坦国“是一张只能出一次的牌”。他说,以前以为只有在巴以和平进程结束时才会承认巴勒斯坦国。“现在,我们意识到,承认(巴勒斯坦国)应该成为动力,推动(和平)进程。”

  西方媒体认为,在巴以问题上,挪威的表态格外有分量,因为在1993年巴以和平进程达成里程碑意义的《奥斯陆协议》时,挪威发挥了作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就是在该协议基础上成立的。

  欧盟研究人员沙达·伊斯兰认为,未来几周内,马耳他和斯洛文尼亚等欧洲国家很可能会承认巴勒斯坦国。斯洛文尼亚内幕新闻网22日发表文章说,相比美国,欧洲距离中东等冲突地区更近,地区冲突对欧洲和平、稳定和经济影响更大,例如难民涌入。这些因素导致欧洲和美国分歧日益扩大,也将推动欧洲在外交政策决策中更强调独立性。

  美欧产生分歧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于欧洲三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美国方面表示支持“两国方案”,但需通过巴以双方直接谈判实现,而非他国单方面承认。与此同时,国际刑事法院一名检察官近期申请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布逮捕令,引发了美国的激烈反应。

  除了内塔尼亚胡,国际刑事法院英国籍检察官卡里姆·汗还申请对以国防部长加兰特,以及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三名领导人发布逮捕令,因为他们涉嫌“战争罪和反人类罪”。

  国际刑事法院是西方主导的议题设置机构。自2002年设立以来,这是该法院罕见地针对西方支持的政府首脑采取行动,遭到美国强烈谴责。这件事本身就折射出美西方发生“内讧”。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0日发表声明说,美国“从根本上反对”国际刑事法院的相关决定。布林肯本人甚至回应一名共和党参议员的提议,支持在美国国会展开两党合作通过制裁国际刑事法院的决议。

  在欧洲,法国、比利时和斯洛文尼亚等国发表声明支持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支持国际刑事法院的还包括一向坚定支持以色列的德国。

  国际刑事法院是一个政府间组织,职能和管辖权定义过于宽泛模糊,存在被滥用或无限扩大的风险,因此存在很大争议,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收到申请后,法院一个由三名法官组成的预审庭通常会在2个月内决定是否发布逮捕令。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杰说,虽然不少欧洲国家对此持谨慎态度,但一旦国际刑事法院发布逮捕令,内塔尼亚胡到欧洲访问就将受到限制。例如,德国是《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缔约方之一,一旦逮捕令发出就有执行义务。哥廷根大学国际刑法和国际法教授凯·阿莫斯接受德媒采访时说:“唯一解决办法就是不邀请内塔尼亚胡访问,并建议他不要来德国。”

  美欧分歧是否会加大

  要想早日结束巴以冲突,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必须立即停火止战,结束加沙史无前例的人道主义危机,尽快重返以“两国方案”为基础、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正确轨道。然而在如何承认巴勒斯坦国、如何看待以色列军事行动等相关问题上僵持不休的情况下,美欧之间就巴以冲突的分歧也势必会越来越大。

  以法国为例,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欧洲国家虽然没有法国,但法国外交部长塞茹尔内22日说,这对法国并非“禁忌”话题,只是时机未到而已。本月10日,第十次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国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在这次表决中,法国投了赞成票,美国投了反对票,英国弃权。

  《纽约时报》认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影响力的大国,美英法三国在是否承认巴勒斯坦国问题上立场不同。这进一步表明,美国和欧洲在巴以问题上的分歧正在扩大。

  不少欧洲人士也对美国的做法感到失望。瑞典在2014年就承认了巴勒斯坦国。时任瑞典外交大臣玛戈特·瓦尔斯特伦22日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时说,对多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持积极态度。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教授赫尔沃耶·克拉希奇说,欧美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不同:为了维护自身在中东的利益,美国不遗余力支持以色列;欧洲则力图避免冲突蔓延并卷入其中。目前,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在加沙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欧洲希望停止战争、停止加沙的人道主义灾难,但美国肯定还会继续支持以色列,欧美在巴以问题上的分歧势必会越来越严重。(参与记者:胡加齐、唐霁、邰思聪、和苗、周玥、李学军、张玉亮、殷晓圣、孙晓玲、李骥志)

  • 相关阅读
  • 国际氢能燃料电池产业高端峰会在韩国举行

      新华社首尔5月24日电(记者冯亚松)国际氢能燃料电池产业高端峰会23日在韩国首尔举行,与会人士就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展开讨论。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韩国氢能融合联盟会长金宰弘等出席活动。...

    时间:05-24
  • 综述丨中国AI创新亮相法国科技展

      新华社巴黎5月24日电 综述|中国AI创新亮相法国科技展  新华社记者徐永春  法国“科技万岁”科技创新展22日至25日在巴黎举行。人工智能(AI)位居本届展会三大主题之首,备受关注。其间,中国企业和业内人士...

    时间:05-24
  • 外交部谈《中国、巴西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欢迎更多国家支持并加入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马卓言、冯歆然)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中国、巴西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答问时表示,欢迎更多国家支持并加入共识,共同为推动局势降温、劝和促谈...

    时间:05-24
  • 广汽中亚出口基地启动加速新能源汽车出海

      广汽国际与塔吉克斯坦ECO Taxi(以下简称ECO)近日举办“智驾无界 丝路同行”广汽中亚出口基地启动暨塔吉克斯坦ECO出行项目车辆交付仪式。  广汽国际副总经理戴斌政,广汽埃安副总经理郑纯麒,...

    时间:05-24
  • 荷兰开业第二家蔚来中心

      新华网阿姆斯特丹5月24日电(记者王湘江 刘宇轩 康逸)阿姆斯特丹蔚来中心23日正式开业,蔚来创始人李斌出席并剪彩。这是中国新能源车企蔚来继鹿特丹蔚来中心之后在荷兰开设的第二家蔚来中心。 &em...

    时间:05-24
  • 外交部:中方不同意台湾地区参加今年世卫大会得到广泛支持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马卓言)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近日开幕,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4日表示,中方作出不同意台湾地区参加今年世卫大会的决定,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  当日例行...

    时间:05-24
  • 外交部: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生动写照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马卓言、董雪)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集装箱货物已经突破30万标箱。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介绍,几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让货物跨越山海,用服...

    时间:05-24
  • 联合国发言人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新华社联合国5月23日电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23日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迪雅里克当天在例行发布会上回答有关问题时说,联合国遵循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相关决议,联合国的立场...

    时间:05-24
  • 习近平致电祝贺阿比纳德尔当选连任多米尼加总统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 5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路易斯·阿比纳德尔致贺电,祝贺他当选连任多米尼加共和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当前,中多关系保持积极发展势头,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务实合...

    时间:05-24
  • 调查报告显示莱希直升机坠毁前未偏离航线

      新华社伊朗马什哈德5月24日电(记者王腾飞 沙达提)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部23日发布的首份调查报告显示,已故总统莱希遇难时乘坐的直升机在事故发生前并未偏离航线,直升机残骸上没有发现子弹或类似物品痕迹。  ...

    时间:05-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