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国际观察|世人看清美式人权的顽疾劣迹

2024-05-31 19:00: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题:世人看清美式人权的顽疾劣迹

  新华社记者

  “我们需要改变……归根结底,如果美国国会能制定联邦法律来保护白头鹰之类的鸟类,那么也能制定联邦法律来保护有色人种。”5月25日,在美国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杀”四周年纪念日,弗洛伊德的家人再度发出呐喊。

  4年前,弗洛伊德“无法呼吸”的呻吟声让世人看到美国所谓“人权灯塔”的坍塌。4年过去,“弗洛伊德们”越来越多,而在美国“无法呼吸”的又岂止是他们。

  5月29日发布的《2023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指出,美国人权状况继续恶化。在国内,枪支暴力、种族歧视引发的人权惨剧接连发生,普通民众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被虚置;在国外,美国长期奉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侵犯他国主权和人权。美国人权的斑斑劣迹已赤裸裸地暴露在国际社会眼前。

  公民权利难以保障

  今年4月13日,美国芝加哥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至少11人中枪,包括4名儿童。一名女童头部中弹,送医后死亡。

  又是枪击。根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统计的数据,截至5月30日,2024年美国枪支暴力已导致超过6800人死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说,枪支暴力已超过机动车事故,成为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第一大杀手。

  生存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而美国却连这一最基本的人权都难以保障。

  “我们都知道美国反应的典型循环——大规模枪击,接着是愤怒,然后什么都没有。”反对枪支暴力的“没有今天就没有未来”组织联合创始人迪伦·莫里斯对美国政府控枪政策不力表示深深担忧。

  在党争极化与利益集团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州政府主动推动立法以扩大居民拥有及携带枪支的权利。2023年美国至少有27个州不需要许可证就可携带手枪。与此同时,美国枪支弹药行业实现了扩张性增长。根据美国全国射击运动基金会《2023年枪支弹药行业经济影响报告》,该行业的总体经济影响从2008年到2022年增长了322%。

  美国侵犯人权行为具有长期性、普遍性的特点,并且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从频频出现的针对少数族裔群体的暴力行为,到对种族迫害的赔偿遥遥无期,再到各行各业的系统性种族主义,种族问题是美国长期存在人权劣迹的突出表现。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执法工作中推进种族正义和平等”独立专家小组去年9月发布的报告指出,美国黑人被警察杀害的可能性是白人的3倍,被监禁的可能性是白人的4.5倍。联合国人口基金去年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医疗保健体系中存在系统性种族主义,美国非洲裔孕产妇死亡率高于所有其他族裔和群体。另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每10万名怀孕或分娩期间的非洲裔孕妇中有69.9人死亡,几乎是白人女性的3倍。

  除了非洲裔,原住民、亚裔等其他美国少数族裔同样面临系统性、持续性、全面性的种族歧视。近年来,针对亚裔的仇视犯罪频发。美国《国会山》日报5月初报道,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过去一年中,大约三分之一的亚裔民众因自己的身份而遭到仇恨犯罪侵害。科罗拉多大学法学教授、美国印第安人法律项目主任克里斯滕·卡彭特指出,美国一直将自己定位为全球人权领域的领导者,然而在原住民人权问题上出奇地落后。长期以来,美国联邦立法者对将《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纳入国内法律和政策的呼吁充耳不闻。

  更多的数据和事实触目惊心:美国贫富差距已达到1929年经济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程度;无家可归者超过65万人,创16年来新高;自美国最高法院2022年推翻确立堕胎权的判例后,美国数以百万计妇女和女童获得性和生殖健康服务的情况惊人恶化;2023财年,在美国南部边境遭逮捕或驱逐的移民总数达240多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这些无不揭示了美国人权状况持续恶化的现实。

  然而,党争成为美国政治底色,枪支管控、堕胎权、移民问题等都成为两党恶斗的筹码。今年年初,得克萨斯州政府同联邦政府就移民和边境安全问题的矛盾激化,边境移民危机至今未解。

  由于两党内斗,“否决政治”不断上演,美国政府在保障人权方面无所作为,美国民众深感失望。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去年9月调查显示,只有16%美国人信任联邦政府,接近70年来的最低点。

  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哈蒙·齐格勒和路易斯·舒伯特在《民主的反讽——美国精英政治是如何运作的》一书中戳破真相:“在美国,公众利益只是一个谎言。利益集团口口声声宣称关心民众利益,实际上却是在保护他们自己的统治地位。”

  干涉主义屡造灾难

  美国无视国内人权状况持续恶化,还在国际上大行制裁干涉之举,在世界多地制造人道主义灾难。

  5月28日,以色列坦克开进加沙地带拉法市中心。同日,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在例行记者会上遭媒体记者就加沙地带战事“严厉问询”,但他表示以军在加沙地带行动尚未达到“重大”水平。

  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不断恶化。美国在这场冲突中持续向以色列运送武器弹药,还多次阻挠联合国推动加沙停火的努力。伊朗宗教和教派大学副校长阿巴斯·哈梅亚尔指出,美国不仅在纵容侵犯人权的行为,他们自己也在侵犯人权。

  持续半年多的巴以冲突、超过两年的俄乌冲突,美国在这些冲突中递刀拱火的原因不言而喻,军工复合体是背后的重要驱动者。据美国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估算,美国军工企业因乌克兰危机而获得了总价值近220亿美元的军购订单。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泰克利特更是难掩激动之情:“有些冲突需要用武器来解决,而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这些武器。”

  美国长期滥施单边制裁。自1950年以来,美国使用的制裁次数居全球之首,造成严重人道主义后果。阿富汗、伊朗、委内瑞拉……美国制裁黑手在多国造成巨大人道灾难。

  美军入侵阿富汗20年间,夺去了包括3万多平民在内的17.4万阿富汗人的生命,近三分之一阿富汗人沦为难民。美军撤离后,美国对阿富汗实施制裁,冻结阿富汗中央银行数十亿美元海外资产。阿富汗卡丹大学国际关系学者贾拉勒·巴兹万说,美方制裁导致阿境内银行面临流动性问题,现金提取受到限制,业务陷入瘫痪。阿企业经营需求得不到满足,失业和贫困问题加剧。医院缺乏基本医疗用品,工作人员无法领取工资,医卫系统正常运转受到严重影响。

  哈梅亚尔在谈到美国长期对伊朗实施制裁时指出,包括儿童在内的一些伊朗病人患有罕见疾病,但必要的药品却因美方制裁而无法供应,患者们不得不为生存而挣扎。美国的制裁严重侵犯伊朗人权,是另一种“战争罪”。

  “美国在中东的存在和美国在该地区的政策一直是寻求强加美国的霸权,确保各国对其效忠,并获得这些国家的财富,特别是石油。美国的干涉和制裁导致无数人伤亡和流离失所,付出代价的是这个地区的民众。”埃及阿拉伯与国际事务专家穆斯塔法·阿明说。(参与记者:柳伟建、沙达提、程帅朋、董修竹、姚兵、李芮、赵家淞、邹学冕、熊茂伶、吴昊、缪培源)

  • 相关阅读
  • “中日韩合作日”庆祝活动在韩国首尔举行

      新华网首尔6月1日电(记者陆睿 孙一然)为纪念《中日韩三国政府关于建立三国合作秘书处的备忘录》签署14周年,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下称“秘书处”)近日在韩国首尔清溪川广场举行“中日韩合作日”庆祝活动。...

    时间:06-01
  • 乌克兰多地能源设施遭大规模空袭

      新华社基辅6月1日电(记者李东旭)乌克兰空军司令奥列修克6月1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俄罗斯军队当天凌晨对乌境内多个能源设施发动大规模空袭。  奥列修克说,俄军在此次空袭中发射了53枚导弹和...

    时间:06-01
  • 吉尔吉斯斯坦逮捕6名极端组织成员

      新华社比什凯克6月1日电(记者关建武 努尔扎提)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新闻局6月1日通报,宗教极端组织“伊斯兰解放党”的6名成员日前在吉南部被捕。  通报说,这6名“伊斯兰解放党”成...

    时间:06-01
  • 中东战地手记|苏丹儿童企盼和平

      新华社喀土穆6月1日电 中东战地手记|苏丹儿童企盼和平  法耶兹·扎基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苏丹的孩子们企盼一个安宁的童年。但在战火阴云笼罩下,营养不良、教育中断、流离失所甚至死亡威胁成为他们...

    时间:06-01
  • 专访|欧洲汽车产业转型将受到重大负面影响——德国基尔全球化中心主任格尔克谈对华贸易保护

      新华社法兰克福5月31日电 专访|欧洲汽车产业转型将受到重大负面影响——德国基尔全球化中心主任格尔克谈对华贸易保护  新华社记者刘向  德国基尔全球化中心主任、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霍尔格·格尔克教授日前...

    时间:06-01
  • 专访|正确改革之路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源源动能——访日本学者长谷川克之

      新华社东京6月1日电 专访|正确改革之路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源源动能——访日本学者长谷川克之  新华社记者钟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引发热议。日本东京女子大学教授长谷...

    时间:06-01
  • 墨西哥或选出首位女总统

      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日电(记者席玥 吴昊)墨西哥将于6月2日举行大选,将选出总统、联邦议员、州长等约2万个职位。分析人士认为,这次选举规模大、选情复杂,折射出左右势力结盟竞选、女性参政加速发展等...

    时间:06-01
  • 中方参会专家批驳菲总统香会发言:菲方破坏规则、颠倒黑白、倒打一耙

      新华社新加坡6月1日电(记者蔡蜀亚 严钰景)中方参会专家5月31日晚在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举行媒体吹风会,表示坚决反对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大会发言中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言论,并逐一批驳。  军...

    时间:06-01
  • 中方呼吁所有各方共同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

      新华社联合国5月31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5月31日在安理会朝核问题公开会上表示,中方呼吁所有各方保持冷静克制,避免任何加剧紧张和激化矛盾的言行,共同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推动半岛...

    时间:06-01
  • 标普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

      新华社巴黎5月31日电(记者刘芳)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5月31日发布报告,将法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为“稳定”。  报告说,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是因为预计法国政府一般债务占国内...

    时间:06-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