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新闻调查丨探究日本车企认证欺诈的制度根源

2024-06-15 11:31:0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东京6月15日电 题:探究日本车企认证欺诈的制度根源

  新华社记者

  日本车企认证造假事件近期持续发酵,国土交通省先后对丰田、雅马哈发动机、铃木、本田和马自达总部开展现场检查。6款问题车型何时恢复出货,以及国交省会否出台行政处分成为关注焦点。

  记者调查发现,日本车企管理的制度性漏洞与认证制度滞后成为滋生欺诈操作的温床。专家认为,制度痼疾引发的欺诈丑闻恐进一步冲击日本制造形象。

  车企管理的制度性失误

  首先,日本车企对认证业务的统筹管理出现漏洞。丰田汽车公司会长(董事长)丰田章男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整个公司没有一个人掌握认证业务全貌,如果在最终的认证实验阶段发现问题,需要在短时间内推倒重来,将为企业带来巨大负担。

  日经xTECH网站编委木村岳史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丰田的情况表明企业管理懈怠,给造假行为开了绿灯。企业应该强化管控、把握认证业务全局。

  此外,日本汽车业在解决问题时倚重现场实践和经验,认证测试也往往过度依赖一线员工。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0日报道称,这为逃避计算机监控的欺诈活动提供了空间。应该尽快构建运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以高效监测与消除欺诈操作的系统,这是丰田过去改革中“被遗忘的项目”。

  日本瑞穗银行商务解决方案部主任研究员汤进认为,企业内部认证管理缺少透明度、企业长期对一线员工过度信任、缺乏机制化管理是造成认证造假持续不断的原因。

  最后,日本车企内部监督制度出了问题。日本经济新闻社高级评论员小平龙四郎认为,丰田公司内部两个监察机构的负责人由同一位丰田公司高管担任,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同样由公司内部人员担任监察委员会委员长的东芝公司。在这样的内部监督机制下,东芝最终因曝出财务造假而惨淡退市。

  型式指定制度引争议

  虽然日本车企认证欺诈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但车企纷纷表示“认证实验是在比国家要求更严的条件下完成的”,而国交省则强调只要没有按照规定来就属于违规。双方扯皮中,型式指定制度之弊引起广泛关注。认证制度滞后、难以有效满足新时期商业需求,以及认证结果过度依赖企业解释权引发质疑。

  首先,日本现行适用于汽车量产认证的型式指定制度于1951年起实施,虽宣称与“联合国标准”基本一致,但有专家认为,这一制度已无法满足汽车技术发展与现实需求变化。一些车企在测试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制度标准,导致欺诈行为频繁发生。

  山口县山阳小野田市立山口东京理科大学名誉教授贵岛孝雄表示,伴随汽车研发与技术飞速发展,型式指定制度已不能充分满足车企在安全方面的新需求。

  多家日本车企辩称,向国交省递交的测试数据是“在比日本型式认证要求更严格的测试条件下进行实验所得的数据”,车辆安全性没有问题。

  至于是否存在安全性问题,并不能仅靠企业一面之词。中西汽车产业调研公司首席分析师中西孝树表示:“没能遵守规则的企业没有资格说制度的问题。但在车企不得不急速应对高速发展的电动化与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背景下,探讨认证制度是否应该完善是合理的。”

  但制度调整并非短期内可以完成,也将对汽车产业产生较大影响。国交省担心,如果改变现行认证制度,将给日本车企与其他国家标准互认带来困难,阻碍日本车企在海外开展业务。

  其次,在流程上,认证实验大多由车企自行开展,关于实验方法与数值允许波动范围,车企有很大解释权。

  丰田章男在发言中称型式指定制度“非常模糊,在很多情况下依赖于员工个人的技能”。

  日本无限合同会社首席经济学家田代秀敏认为,近年日企违规操作增加与工匠精神缺失演变成恶性循环。日本车企“大家一起闯红灯就不害怕”的不良心理在制造业蔓延。

  “日本制造”信誉短期恐难恢复

  作为日本支柱产业,汽车业约占日本制造业总出货量的20%、研发支出的30%,对日本经济可谓举足轻重。此次5家大型日本车企被曝出集体造假,对日本制造业信誉和前景的打击难以估量。

  《读卖新闻》11日报道,丰田公司的6起违规操作不仅违反了日本标准,也触犯了包括欧洲在内62个国家与地区采用的“联合国标准”,很可能在欧洲等地区同样被认定为违规操作,暂停量产。

  广岛县知事汤崎英彦11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此次认证欺诈事件“恐削弱外界对日本汽车工业的信心”。

  日本青山学院大学名誉教授八田进二说,此前东芝财务造假事件招致海外投资者对日本企业界的普遍质疑。此次日本多家知名车企曝出认证造假,负面影响将不局限于汽车业。

  汤进认为,近年来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发展,日本车在燃油车时代的“皮实、省油、耐操控”等优势正在消失,最近曝出的造假丑闻将不可避免地对日本制造业整体信心造成打击。

  • 相关阅读
  • 新华社快讯:14名约旦公民在沙特朝觐时死亡,另有17人失踪

      新华社快讯:约旦外交部16日宣布,14名约旦公民在沙特朝觐时死亡,另有17人失踪。(记者何奕萍) ...

    时间:06-16
  • 行走拉美手记丨在蕉林深处感受洪都拉斯的历史与新机遇

      新华社特古西加尔巴6月15日电(记者赵凯 蒋彪 席玥)不同于其他机场的高空城市景观,当记者乘坐的飞机即将降落在洪都拉斯第二大城市圣佩德罗苏拉时,只见机翼掠过香蕉林,远方蕉叶在热带阳光下青翠欲滴...

    时间:06-16
  • 新华社消息|以军称在加沙南部部分地区实行“战术性军事活动暂停”

      编辑:张艺缤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06-16
  • 榴莲节助力泰国榴莲开拓中国市场

      新华社泰国春蓬6月16日电(记者高博 万后德)泰国南部榴莲重要产地春蓬府15日举办榴莲节庆祝活动,以展示当地榴莲品质,助力更多泰国榴莲进入中国市场。  当天,春蓬府府尹威沙·布西里拉砍下...

    时间:06-16
  • 伊朗和瑞典互释在押对方人员

      新华社德黑兰6月16日电(记者沙达提)伊朗和瑞典15日交换释放了在押的对方人员。伊朗释放两名瑞典公民,瑞典释放一名伊朗公民。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15日报道,伊朗公民、前司法官员哈米德·努里当天已返...

    时间:06-16
  • 综述|全球多地遭遇初夏高温天气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综述|全球多地遭遇初夏高温天气  新华社记者  今年初夏以来,全球多地遭遇高温炙烤。国际权威气候监测机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5月为有记录以来“最热5月”。  2024年5月15日,在墨...

    时间:06-16
  • 以军称在加沙南部部分地区实行“战术性军事活动暂停”

      新华社耶路撒冷6月16日电(记者吕迎旭 王卓伦)以色列军方16日发布声明说,以军从15日开始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南部部分地区实行“战术性军事活动暂停”。以军同时表示,在拉法的军事行动仍将持续。  声明说,为...

    时间:06-16
  • 俄罗斯和埃及在地中海进行联合军事演习

      新华社莫斯科6月16日电(记者陈汀)俄罗斯国防部15日发布消息说,俄罗斯和埃及当天在地中海进行联合军事演习。  俄国防部说,由俄太平洋舰队“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和“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护卫舰组成的编队、...

    时间:06-16
  • 通讯|中国技术助推贝宁棉花种植现代化

      新华社科托努6月16日电 通讯|中国技术助推贝宁棉花种植现代化  新华社记者周楚昀 孙毅  6月,贝宁雨季来临,棉花播种正当时。在中部城市帕拉库附近的美丽城村,村民多纳蒂安·埃津找来农具,准备为屋后的...

    时间:06-16
  • 以色列军方:将在加沙地带南部地区实行“军事活动战术暂停”

      新华社耶路撒冷6月16日电 以色列军方16日宣布,将在每天一段时间内在加沙地带南部地区实行“军事活动战术暂停”,以便人道救援物资出入。  军方在一份声明中说,军事活动战术暂停将从当地时间8时开始,一直持...

    时间:06-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