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热点问答|为什么说提前议会选举让法国人面临历史性选择

2024-06-24 23:47:2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巴黎6月24日电 热点问答|为什么说提前议会选举让法国人面临历史性选择

  新华社记者唐霁

  在不久前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得票率遥遥领先于该国执政党复兴党。这一结果引发法国政坛“大地震”——总统马克龙旋即宣布解散国民议会、举行新的选举,两轮投票日分别定于6月30日和7月7日。

  国民议会选举不会威胁总统的地位,但与新总理的产生密切相关。法国可能出现总统和总理来自不同政党的“共治”局面,而这位新总理很有可能来自极右翼政党。法国多家媒体以“法国人面临着历史性选择”“马克龙的政治豪赌”为题表达对未来的极度担心。马克龙此举为哪般、胜算几何?

  “破釜沉舟”为哪般

  2016年,政坛“新秀”马克龙创立“前进”运动(后改名为复兴党),以“中间派”身份登上法国政坛,受到选民认可。在2017年总统选举中,马克龙战胜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时任主席勒庞,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创建以来最年轻的总统。但在马克龙第一个5年任期里,他主导的多项改革遭到巨大社会阻力,马克龙和执政党的民意支持率逐渐跌到谷底。

  在2022年总统选举中,马克龙虽成功连任,但国民联盟和执政党支持率的差距已大大缩小。执政党没能在当年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中获得绝对多数席位。在之后的总理任命和立法改革中,马克龙遭遇反对派强大阻力,处处碰壁。此次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的强势崛起,促使马克龙做出解散议会这一“破釜沉舟”式决定。

  近年来,面对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越来越多法国选民对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失去耐心,慢慢向极右翼政党倾斜。究竟是为了长远发展进行痛苦的社会改革、继续以开放的姿态坚持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还是像极右翼政党那样强调“法国人优先”、放弃改革走一条封闭保守的发展之路?这是摆在法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马克龙不久前这样解释解散议会的决定:一方面,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多数法国人投票支持激进派(包括极右和极左);另一方面,在国民议会中,执政党只拥有相对多数议席,改革方案被反对派处处掣肘。他说,自己任期还有3年,此后不会再竞选总统,做出这一重要决定目的是“让法国人想清楚自己的选择”。

  而法国媒体对马克龙这次“政治豪赌”还有另一番解读:按照国民联盟的发展势头,未来产生一位极右翼总统的可能性正逐渐变大。即便国民联盟在提前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拿下总理职位,这一完全没有执政经验的政党领导人也会不停“栽跟头”,极右翼各种激进化改革措施也将处处受挫。如此一来,法国民众会在2027年总统选举前进一步认清极右翼,破除幻想。

  法国政局面临何种可能性

  法国埃拉贝民意调查公司22日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国民联盟将在接下来的国民议会选举首轮投票中大幅领先,有望获得高达36%的支持率,拿下250至280个议席;新组建的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可能获得27%的支持率;而马克龙的中间派联盟“在一起”的支持率仅为20%,预计只能保住90到110个议员席位。

  根据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有权任命总理,但按惯例,总理一般来自国民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议席的政党代表人物。因此,如果国民联盟在国民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无论是相对多数还是绝对多数,国民联盟主席若尔当·巴尔代拉都将是总理的人选之一。法国可能迎来新的“共治时代”:中间派的总统马克龙有可能和来自极右翼的总理巴尔代拉共同治理国家。

  不过目前一切仍是未定之天,法国政局未来走向存在多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是不到30岁的巴尔代拉顺利出任总理。不过他最近明确表示,如果国民联盟在选举中拿不到议会“绝对多数席位”,他将拒绝出任总理。法国鲁昂大学宪法专家安妮-沙莱娜·贝齐纳解读巴尔代拉的表态是在给选民“施压”,争取拿到绝对多数。

  第二种可能性是国民联盟只拿到“相对多数”,巴尔代拉本人拒绝出任总理。那么,马克龙很可能寻求和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形成一个政党联盟,马克龙会提出一个政党联盟都接受的总理人选。

  第三种可能性是现政府继续履职,即倘若马克龙无法就总理人选和议会其他党派达成一致,那么法国最高行政法院可以裁定现任政府部长在新政府任命之前继续日常工作。根据法国宪法规定,总统在解散议会一年后才能再次解散议会,因此一年后马克龙或再次解散议会并举行国民议会选举,各方则再次就新总理和政府的产生展开博弈。

  为何说法国站在历史关口

  无疑,法国政治正步入一个重要历史关口。

  近几年,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等使本就发展缓慢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移民、安全等问题也空前严峻,欧洲选民对执政党的不满和要求变革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从欧洲议会选举结果看,法国、德国、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等多个欧盟国家的极右翼政党得票率或处于领先、或强势崛起,导致欧洲和欧洲一体化未来风险加剧。

  马克龙的决定,放到欧洲“政治光谱”右移的大环境中看,可以说是法国中间派的“最后一搏”,以图唤醒民众、团结反对极右翼的力量。与此同时,法国2027年总统选举可能出现“极右翼上台”的风险预警提前到眼下。

  然而,包括执政党在内的法国政界和民众并没有做好准备。法国BFMTV新闻资讯台报道,总理阿塔尔曾试图劝阻马克龙不要解散议会,并提出辞职以承担责任,但马克龙没有同意。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部长勒梅尔则表示,这只是总统个人决定,“令人无法理解”。

  马克龙的决定也为7月26日开幕的巴黎奥运会带来隐患。如果议会选举中马克龙领导的执政党失利,新政府很可能难以在7月中旬之前到位,届时奥运会安保等需要政府保障的环节势必受到影响。

  • 相关阅读
  • 创纪录热浪席卷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多地

      新华社符拉迪沃斯托克6月25日电(记者陈畅)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当地气象部门25日表示,西西伯利亚地区近日正在经历异常高温天气,多地气温打破过去数十年来的最高纪录。  塔斯社25日援引西西伯利亚水文气象和环境...

    时间:06-25
  • 以军袭击加沙城多地造成至少18人死亡

      新华社加沙6月25日电(记者黄泽民)据巴勒斯坦通讯社25日报道,以色列军队当天早晨袭击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多处地点,造成至少18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报道说,以军轰炸了加沙城西部沙提难民营一所容纳流离失...

    时间:06-25
  • 特写:鼓岭山上,中美青年共植友谊树

      新华社福州6月25日电 题:鼓岭山上,中美青年共植友谊树  新华社记者冯歆然、邓倩倩、邵艺博  拿起铁锹,铲几铲土,将树苗的根部全部覆盖,再将土壤拍实,浇上水。来自美国加州的年轻人葛逸思,在福州鼓岭上...

    时间:06-25
  • 新华社消息|中国对新西兰、澳大利亚、波兰试行免签政策

      编辑:徐中哲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06-25
  • 洛桑江村出席非洲葡语国家议员研讨班开班式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洛桑江村25日在京出席非洲葡语国家议员研讨班开班式并致辞。他表示,希望通过加强立法机构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共同发展,推动中国和非洲葡语国家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

    时间:06-25
  • 李强出席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新华社大连6月25日电(记者朱超、郭翔)6月2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大连出席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李强表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发展面临重要关口。这次年会以“未来增长的...

    时间:06-25
  • 墨西哥总统指责美国前国务卿干涉墨司法改革

      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24日电(记者吴昊)墨西哥总统洛佩斯2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言论时表示,美方相关言论抱持“门罗主义”论调,干涉墨西哥司法改革。  蓬佩奥日前在美国《华...

    时间:06-25
  • 刘建超访问孟加拉国

      新华社达卡6月25日电(记者孙楠)6月23日至25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率中共代表团访问孟加拉国,分别同孟加拉国总统楚普,人民联盟主席、政府总理哈西娜,人民联盟联合总书记、外长马哈穆德等...

    时间:06-25
  • 李强会见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

      新华社大连6月25日电(记者朱超、王莹)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25日上午在大连会见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  李强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找到新的增长动能尤为关键。未来产业将是全球经济增...

    时间:06-25
  • 记者手记|美国数十万无家可归者饱受酷暑煎熬

      新华社纽约6月24日电 记者手记|美国数十万无家可归者饱受酷暑煎熬  新华社记者夏林  过去一周,美国大部分地区遭遇高温天气,多地气温创下历史纪录,至少一亿人受到影响。周末两天,置身室外则仿若蒸笼。进...

    时间:06-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