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列国鉴·加拿大|记者观察:印度与加拿大交恶为哪般

2024-07-09 21:21:4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记者林威 刘江)去年6月,加拿大锡克教领袖哈迪普·辛格·尼贾尔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遭枪杀。加方指认印度政府卷入谋杀,遭印方否认。两国互相指责,并驱逐对方外交官,印度还对加拿大公民实施签证禁令。

  尼贾尔上世纪90年代从印度移民至加拿大并获得加拿大国籍,主张位于印度北部锡克教徒聚居的旁遮普邦独立,据信与锡克教分离主义“卡利斯坦运动”有关,2020年7月被印度政府列为“恐怖分子”。

  印加两国外交风波已持续一年有余,让打着所谓“价值观同盟”旗号笼络印度的美国及其“五眼联盟”盟友陷入尴尬境地。

  这是2019年8月8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拍摄的印度国旗。新华社记者张迺杰摄

缘起:暗杀风波

  去年6月18日,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萨里市,45岁的锡克教领袖尼贾尔在一处锡克教寺庙外的停车场遭枪杀。尼贾尔遇害令印度与加拿大关系骤紧、引发外交争端,双方围绕锡克教徒的矛盾彻底激化。

  加拿大方面指认印度政府与尼贾尔之死有关联,总理贾斯廷·特鲁多更是在议会演讲时指认尼贾尔遇害系印度特工所为,并驱逐印度驻加拿大最高级别情报官员。印度政府则坚决否认涉及此事,称加方说法“荒谬”“没有依据”且“别有用心”,并以驱逐加拿大驻印度情报官员、要求大部分加方驻印外交人员离境等措施报复,一度停发加方驻印人员签证。

  去年9月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期间,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毫不客气地向特鲁多“控诉”加方纵容各种锡克教抗议活动。西方媒体相关报道甚至用“训斥”等词汇来描述莫迪对特鲁多的态度。

  2023年9月2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一名警察在印度领事馆办公大楼外工作。新华社发(梁森摄)

  目前,4名涉嫌参与暗杀尼贾尔的印度籍男子已被加拿大警方逮捕,受控一级谋杀和合谋谋杀罪。按照印度外长苏杰生的说法,尼贾尔被杀主要关联加拿大内政,而与印度无关,印方在等加方“分享证据”。

  锡克教人士在印度以外国家或地区遇害并非首次。近年来,印度政府频频被西方媒体曝出其情报机构在境外暗杀异见人士和分离主义者,以试图铲除被其认为“对国家安全和统一构成威胁”的组织和个人。

  苏杰生强调,在其他国家进行“定点清除”不是印度政府的政策。而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今年4月5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称,如若有人试图在印度实施恐怖行动,哪怕他们进入巴基斯坦,印度也会对其追杀到底。

  面对媒体质询,印方拒绝对外长和防长两人截然不同的立场发表评论,对政府是否下令主导暗杀行动维持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模糊态度”。

  2009年4月6日,在印度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则,一名锡克教徒在金庙前祈祷。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历史:分离运动

  引发印加两国外交风波的“卡利斯坦运动”是锡克教分离主义运动,即一些锡克教徒主张在印度北部旁遮普邦建立以阿姆利则为圣城、以“卡利斯坦”(意为“纯洁的土地”)为名的锡克教主权国家。

  上世纪80年代初,锡克教激进派领袖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莱领导锡克教极端分离主义者寻求以暴力手段,在旁遮普邦建立“卡利斯坦”国,引发时任总理英迪拉·甘地动用军队镇压、即“蓝星行动”。

  “蓝星行动”导致大量政府军和锡克教极端武装分子死伤,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仅5个月后,即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甘地遭锡克教贴身警卫枪杀。总理遇刺随即在印度北部多地引发大规模暴力骚乱,大量锡克教平民身亡。

  为报复“蓝星行动”及印度国内针对锡克教徒的暴力事件,加拿大境内“卡利斯坦运动”极端分子1985年6月炸毁了由加拿大蒙特利尔飞往印度新德里及孟买的印度航空公司182航班班机,机上329人全部遇难,酿成加拿大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恐怖主义袭击之一。

  “蓝星行动”后,大量锡克教徒逃亡海外,向英美等国申请政治庇护。上世纪90年代,印度国内锡克教分离主义活动逐渐平息。锡克教徒活跃的印度境外社区逐渐成为“卡利斯坦运动”的主战场。据统计,全球目前有约2600万名锡克教徒。其中,超过2400万人生活在印度旁遮普邦,其他锡克教徒主要分布于加拿大、美国和英国。

  加拿大是印度以外锡克教徒最多的国家。据加拿大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数据,加拿大境内有近80万名锡克教徒,约占加拿大全国人口的2.1%,主要分布在安大略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艾伯塔省。锡克教是加拿大人数增长最快的第四大宗教,其教徒在加拿大政治、经济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2016年1月1日,在印度新德里,志愿者手持标语牌协助监督单双号限行政策遵守情况。新华社记者毕晓洋摄

现实:脆弱关系

  长期以来,加拿大、美国等国家被视为流亡境外的锡克教分离主义者的“避风港”,印度政府指认这些西方国家政府默许、甚至纵容锡克教徒开展各种分离主义活动。

  尼贾尔遭枪杀后,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国内爆发反印抗议,一些抗议发生在印度驻上述国家使领馆外,锡克教分离主义者打出“卡利斯坦”黄色旗帜,甚至撕扯印度国旗。印度政府谴责上述国家“给那些锡克教分离主义者太多宣扬暴力的空间,损害涉及印度主权的核心利益”。

  事实上,对于印度国内人权状况、印度政府相关政策及举措,美国及其“五眼联盟”盟友自有判断,只是考虑到印度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作用和价值,才对印度有所“克制”,而选择回避、甚至无视与印度在价值观方面的巨大分歧,拉拢印度组建所谓“价值观同盟”,虚伪面目暴露无遗。

  

  2022年3月2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一名男子观看屏幕上美国总统拜登(右)、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出席七国集团峰会合影仪式的画面。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而对于印度同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关系,印度乌萨纳斯基金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阿比纳夫·潘迪亚在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发文指出,虽然印美两国签署一系列技术和战略协议,但两国存在严重误解且缺乏信任感。

  潘迪亚认为,印美两国在许多问题上的看法并不一致,这种理解的缺失源于印度与西方国家在国际关系理念上的根本差异。当美国政府与印度在所谓民主、人权、少数民族问题以及最近的加印争端等问题上存在分歧时,印度人通常也毫不留情地把美国称为“恶霸”。

  注:本文作者林威系新华社驻渥太华记者。

  • 相关阅读
  • 印尼金矿山洪及山体滑坡遇难人数升至23人

      新华社雅加达7月10日电(记者陶方伟 叶平凡)印度尼西亚哥伦打洛省官员10日说,该省波尼波朗戈县一座金矿6日遭遇的山洪和山体滑坡灾害遇难人数已升至23人,另有27人失踪。  哥伦打洛省搜救办公室负责人巴古斯...

    时间:07-10
  • 中国海军第46批护航编队技术停靠摩洛哥卡萨布兰卡

      新华社摩洛哥卡萨布兰卡7月10日电(张大禹 江翰林)中国海军第46批护航编队焦作舰、洪湖舰10日技术停靠摩洛哥卡萨布兰卡,进行为期5天的补给休整。  当地时间10日8时许,悬挂着中摩两国国旗的...

    时间:07-10
  • 中方要求菲方撤走非法“坐滩”军舰 避免持续破坏仁爱礁生态环境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记者冯歆然、董雪)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0日说,中方要求菲方撤走非法“坐滩”军舰,避免持续破坏仁爱礁生态环境。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中国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

    时间:07-10
  • 这次北约峰会有点“丧”

      这是4月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总部拍摄的北约成立75周年敬献花篮仪式。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新华社华盛顿7月10日电 “黯淡”“焦虑”“没什么值得庆祝”……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75周年峰会9日在美...

    时间:07-10
  • 停火谈判重启前 以军又炸加沙学校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加沙地带停火谈判定于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重启,但就在前一天,以军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仍在进行:加沙地带南部一所学校9日遭以军空袭,至少25人死亡;中部一所学校及附近建筑遭以...

    时间:07-10
  • 新华社快讯: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航运因拖船故障暂时中断

      新华社快讯:据土耳其媒体10日报道,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航运当天中午因拖船故障暂时中断。事故发生地为海峡北段,有关方面已派出两艘拖船前往现场救援。(记者马则刚) ...

    时间:07-10
  • 以军敦促加沙城所有居民撤离

      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10日电(记者吕迎旭 王卓伦)以色列军方发言人阿维哈伊·阿德雷伊10日在社交媒体发文,敦促加沙城居民全部撤离至加沙地带中部地区,称加沙城将是“危险的交战区”。  阿德雷...

    时间:07-10
  • 拜登是否应退选 美国会民主党人难达共识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民主党人9日分别举行闭门会晤,未就是否支持现总统约瑟夫·拜登继续竞选连任达成共识。其中一些人力挺拜登,还有人对拜登胜选能力持观望态度。  据多家外媒统计,迄今已有...

    时间:07-10
  • 再拱火!北约国家拟向乌克兰提供数十套防空系统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领导人会议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幕,宣布今后数月将再向乌克兰提供5套“爱国者”等战略防空系统以及数十套战术防空系统。  俄罗斯驻美大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说,北约峰...

    时间:07-10
  • “中国企业为世界发展贡献力量的缩影”——记驻华使节“步入中国石油”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题:“中国企业为世界发展贡献力量的缩影”——记驻华使节“步入中国石油”  新华社记者董雪  7月9日,应外交部“驻华使节步入国企”活动邀请,来自70个国家驻华使馆、部分国际组织驻华...

    时间:07-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