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特稿丨“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发展结出的硕果”——海外媒体突破西方传统叙事报道真实中国

2024-07-10 19:31:3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特稿|“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发展结出的硕果”——海外媒体突破西方传统叙事报道真实中国

  新华社记者阚静文

  “最近,我在墨西哥媒体上看到越来越多关于中国发展的报道。”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国际问题专家伊格纳西奥·马丁内斯说,从经济数据到减贫政策,从新能源汽车到太空探索,这些报道涉及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呈现出立体多元的中国形象。

  近来,中非共和国潜力网报道指出“中国高质量发展将持续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约旦时报》将中国加快绿色转型称为“世界发展的亮点”,埃及《亚洲视野》杂志称赞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举措,津巴布韦《先驱报》关注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文化交流……海外媒体纷纷看好中国经济前景,赞叹中国科技创新,欣赏中国文化之美。

  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人已经看穿西方编织的虚假叙事,开始“用自己的眼睛看中国”。

  “世界认识到中国发展方案带来的全球性成果”

  约旦作家萨米尔·艾哈迈德长期关注中国,曾十余次访华,见证了中国的发展成果。他撰写了两部关于中国以及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关系的著作,在当地媒体发表了数百篇相关文章。在他看来,国际媒体对中国各领域发展成就日益关注,是中国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体现,显示世界各国对中国发展所带来机遇的认同。

  多年来,中国积极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务实合作,推动金砖合作机制、上合组织行稳致远,完善中非合作论坛、中国-拉共体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等多边合作框架,以实际行动打造一条共谋发展、彼此成就的共同繁荣之路。

  在红海之滨的埃及,中企承建的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拔地而起,沙漠中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呈现勃勃生机,中企承建的斋月十日城轻轨铁路帮助埃及实现电气化铁路零的突破……埃及《金字塔报》近来多次刊文介绍埃中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累累硕果,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两国间最重要的合作”,为埃及加快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埃及驻中国大使馆前媒体顾问艾哈迈德·萨拉姆认为,中国的发展理念是不让任何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掉队,不断推动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成果,“中国的繁荣发展符合世界的利益,世界的繁荣稳定也是中国的机遇”。

  在地球另一端的巴西,中巴合作建设的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贯穿该国南北,在满足当地城市用电需求的同时,还有力支持巴西能源低碳转型。巴西公共政策学者米尔顿·波马尔认为,巴中两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巴西的国际竞争力,“这充分体现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

  巴西媒体评价,共建“一带一路”、金砖合作机制给包括巴西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发展机遇。“金砖合作机制表达了全球南方国家的关切和愿望,引领着全球南方的崛起”。“‘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商路,更是一条超越意识形态边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金砖朋友圈不断扩大,当中国拉近与世界的距离时,世界也认识到中国发展方案带来的全球性成果。”巴西《商业观察报》总编辑马科斯·奥利维拉说。

  “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中国”

  “国际话语体系中有一套偏向西方的叙事,这种叙事在我看来是不准确的。”南非独立在线新闻网站主编兰切·威滕去年在参加第六届金砖国家媒体高端论坛时这样说。那次论坛汇聚了来自近30个金砖国家和非洲国家的约100家媒体、智库、国际组织等机构的代表,“西方之外的声音应该被听到”“打破西方话语垄断”成为与会者共同的心声。

  历史上,全球南方国家曾普遍遭受西方国家奴役和掠夺。如今,全球南方正经历新一轮群体性觉醒,谋求独立自主、加强团结合作、摆脱殖民主义烙印是南方国家的共同利益所在。而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利用话语霸权不断抹黑中国,目的就是破坏中国与其他南方国家的关系,阻止南方国家走共同发展道路,维护美国及其盟友的霸权利益。

  “过去,世界通过西方国家的‘二手传播’了解中国。今天,我们看清了那些对中国的误解与讹传。”肯尼亚国际关系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说。

  孟加拉国《闪电》报刊文指出,西方无视中国发展对全球繁荣的巨大贡献,通过各种手段抹黑中国,不过是“过时的政治花招”。乌干达《新景报》评论,西方大国仍把持话语霸权,妄图通过妖魔化中国来扭曲世界的认知。“我们要进行集体性‘去殖民化’,以抗衡西方对中国有偏见的叙事。”

  “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中国。”马丁内斯表示,随着中国影响力不断扩大以及对外人文交流增多,越来越多南方国家了解到真正的中国,看清了西方媒体的歪曲抹黑。

  在萨拉姆看来,西方叙事失去公信力是必然的。“我们正见证中国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成果,中国作为可靠的发展伙伴给全球南方国家带来了信心。这暴露出西方的意识形态偏见,让针对中国的种种谎言变得不堪一击。”他指出,全球南方媒体对中国发展的客观报道对扩大全球南方话语权、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有着重要意义。

  “西方针对中国的‘陈词滥调’应当改变”

  美国罗伯特·莫里斯大学副教授安东尼·莫雷蒂曾归纳了西方媒体攻击中国的两种话术:一种是妄言中国的发展能力不足以取得像西方那样傲人的成就,另一种是宣称中国一旦强大将给世界秩序带来不可想象的破坏。二者看似相互矛盾,本质上是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全方位否定。

  “西方针对中国的‘陈词滥调’应当改变。”阿德希尔认为,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巨大成就不容忽视。“西方媒体要认识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将长期存在。”

  如今,中国的发展成就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日益强大的影响力和说服力,让一些西方媒体也不得不正视: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日前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在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医疗卫生等领域已取得长足进步,逐步成长为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强国,“西方应继续保持甚至加强同中国的科技合作”;美国外交学者网站近期刊登多篇文章,肯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促进全球发展的重要性,认为这一倡议与西方国家提出的发展方案之间是互补而非竞争关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抓住这一倡议所带来的机遇。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阿卜杜勒·阿齐兹·沙巴尼表示,西方媒体对中国发展的这些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它们对世界经济、科技现实认知的一些变化,这种变化正在推动它们对中国进行重新思考。

  民间交流的增多,也成为打破西方媒体舆论霸权、推动树立对华正确认知的一个重要因素。近来,不少西方游客选择亲自来中国看一看。他们惊叹于中国的安全与友好、美食与美景、繁荣与创新,中国之行成为破除偏见之旅。很多外国博主成为宣传“魅力中国”的“最强代言人”,主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讲述他们眼中的这个东方大国。“中国跟我们过去在西方媒体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认识中国最好的方式就是身临其境去体会它”……

  巴西《商业观察报》总编辑马科斯·奥利维拉说,部分西方媒体报道的变化不能说明西方作为一个整体开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中国,但或许可以逐步改变西方受众过去对中国的错误认知,进一步打破西方对华“有色眼镜”。

  “中国以实际行动证实了自身的能力与担当,国际媒体应该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发展结出的硕果。”阿德希尔说。(参与记者:董修竹、林晶、陈威华、赵焱、席玥、吴昊、何奕萍、罗晨、谢江)

  • 相关阅读
  • 德国6月通胀率降至2.2%

      新华社柏林7月11日电(记者车云龙)德国联邦统计局11日公布数据显示,德国通胀率在5月升高后,6月回落至2.2%,与3月和4月的通胀率持平。  数据显示,当月德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能源价格同...

    时间:07-11
  • 蒙古国国庆那达慕开幕

      新华网乌兰巴托7月11日电(记者阿斯钢、苏力雅)蒙古国国庆那达慕11日在首都乌兰巴托中央体育场开幕。  那达慕,蒙古语意为游戏、娱乐或玩耍,又称“男子三项竞技运动”,包括赛马、射箭和摔跤...

    时间:07-11
  • 约旦设立北约联络处

      新华社安曼7月11日电(记者何奕萍)约旦外交部11日发表声明宣布,在约旦首都安曼设立北约联络处,以加强与北约的合作关系。  声明说,这一联络处根据今年北约华盛顿峰会通过的一项加强北约与中...

    时间:07-11
  • 所罗门群岛总理马内莱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所罗门群岛总理马内莱7月11日下午前往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

    时间:07-11
  • 联大将2025年至2034年定为“联合国防治沙尘暴十年”

      新华社联合国7月10日电(记者潘云召)联合国大会10日通过决议,将2025年至2034年定为“联合国防治沙尘暴十年”,以进一步提高国际社会对沙尘暴的认识,加强国际合作,减轻沙尘暴的影响。  决议说,沙尘暴是一项...

    时间:07-11
  • 专访|中国助力津巴布韦推进工业化进程——访津妇女事务、社区和中小企业发展部长穆茨万古瓦

      新华社哈拉雷7月11日电 专访|中国助力津巴布韦推进工业化进程——访津妇女事务、社区和中小企业发展部长穆茨万古瓦  新华社记者许正  津巴布韦妇女事务、社区和中小企业发展部长莫妮卡·穆茨万古瓦近日在津...

    时间:07-11
  • 瓦努阿图总理:愿向中国学习气候治理经验

      来华正式访问的瓦努阿图共和国总理夏洛特·萨尔维7月9日至10日到访上海。萨尔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愿向中国学习气候治理方案与经验,与中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

    时间:07-11
  • 日本一艘船发生爆炸7人受伤

      新华社东京7月11日电(记者胡晓格 姜俏梅)日本福冈县警方和消防部门11日说,当天停靠在该县一工厂码头的一艘船发生爆炸,造成7人受伤。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11日9时40分左右,在位于福冈县刈田町的日...

    时间:07-11
  • 现场直击|新华社记者探访以黎冲突火箭弹袭击现场

      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黎巴嫩真主党不时向以色列北部发动袭击,以军空袭和炮击黎南部目标进行报复。双方在黎以边境的冲突持续至今,黎南部和以北部边境地区的大量居民已撤离。以色列国防...

    时间:07-11
  • 法籍营商“体验官”:中国为外企创造了可靠、优质的营商环境

      罗格朗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邵德在中国工作生活了30年。他不仅为中国人民的友善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倾倒,也见证了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高效的工作环境与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更是吸引着罗格朗持续在华增资扩...

    时间:07-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