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通讯|学习中国功夫为非洲“洋弟子”打开一扇窗

2024-08-14 18:59:2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卢萨卡8月14日电 通讯|学习中国功夫为非洲“洋弟子”打开一扇窗

  新华社记者彭立军

  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市郊,黄墙红瓦、飞檐翘角的中式庙宇院落内,有一群身着传统灰色练功服、脚蹬黑色布鞋的少林“洋弟子”。

  每日清晨5时,在传功师傅的带领下,他们开始一天的功夫修习和文化课程学习。刚劲有力、行云流水的各路功夫动作,让观看者恍若置身于中国某处武术圣地。

  这里便是赞比亚少林寺文化中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功夫已有150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广受世界各地人民群众喜爱,被视作中国文化代表性符号之一。2021年建成开放的赞比亚少林寺文化中心已成为中国少林文化在非洲生根发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

  “我们都十分喜欢中国功夫,喜欢在这里的生活和学习。”大师兄“初三”对记者说。今年8岁的“初三”在众弟子里年纪最小,但因入寺时间最早、功夫水平最高,被大家称为“大师兄”。

  “初三”来自卢萨卡附近村落一个贫困的单亲家庭。文化中心刚成立,他就来到中心,在师傅们的教导下开始了习武生活。“初三”眼神坚毅、沉默寡言,训练非常刻苦。每逢武术表演,他总是站在中间位置,展示高难度动作。

  截至目前,中心已培训100余名弟子,并在多所当地国际学校教学300余人次。在这群非洲少年中,有不少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还有一些是孤儿,在少林寺文化中心的学习生活不仅解决了他们的食宿问题,也为他们的人生点亮了希望。

  “我叫北京”“我叫台湾”“我叫黄河”“我叫嵩山”……这些年轻的少林弟子围着记者热情地介绍自己的中文名字。

  可以流利背诵《三字经》的二师兄“北京”对记者说:“练习中国功夫、学习中国文化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我梦想有一天可以带着妈妈去中国旅行,去北京看看长城和故宫。”

  据赞比亚少林寺文化中心负责人延仑法师介绍,除了少林功夫,文化中心还教授中国文化和传统礼仪,以及当地语言、英语、数学等课程,鼓励他们文武双修、德才兼备。“大多数孩子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认识不少汉字,可以用中文进行简单交流。”

  当被问到人生目标时,有的孩子说长大后想当科学家,有的孩子说长大后想入伍,更多孩子表示长大后想将少林功夫传授给更多人。“黄河”告诉记者:“我长大后想成为功夫大师,就像延明师傅他们一样,让更多非洲孩子练习少林功夫。”

  科特迪瓦青年马克斯·约朗多便是“黄河”口中的延明师傅。自2013年起,少林寺开始承办“文化部少林功夫非洲学员班”,每届都有20名左右非洲各国的“洋弟子”来到中国河南省嵩山少林寺习武修禅。出于对中国功夫的浓厚兴趣,2016年底,约朗多前往少林寺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交流,这次经历更加坚定了他去中国学功夫的决心。

  回国后,约朗多继续苦练中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2017年7月,他第二次走进嵩山少林寺。这一待,就是5年多。他也有了法名延明。

  “在中国的学习让我变得更加自律和努力。少林寺让我学会了守时、尊重和感恩。我希望把中国文化、少林精神传递给更多非洲人。”延明说。

  赞比亚少林寺文化中心目前也是中国嵩山少林寺非洲总部所在地。去年6月,首届非洲少林考功大赛在此举行。少林拳、象形拳、通背拳、七星拳……来自22个非洲国家的100余名少林“洋弟子”汇聚一堂,切磋武艺。这一年,少林非洲联合会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少林文化在非洲的发展更为深入。

  今年7月,赞比亚少林寺文化中心派出十几人的代表队赴中国嵩山少林寺参加2024少林考功总决赛,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少林弟子切磋武技,交流互鉴。站在世界少林功夫的舞台上,多名赞比亚少林弟子表现出色并获得奖项,“初三”还被评选为“2024年世界少林功夫之星”。

  回想起在中国参加比赛的日子,少年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中国河南,他们身临曾在电影中看过的少林寺古刹和碑林;在上海转机回国途中,他们看到了绚烂夺目的外滩夜景;他们也像其他中国孩子一样,细品着以前不曾饮过的中国奶茶……孩子们说,是学习中国功夫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

  赞比亚宗教事务部全国指导主任姆瓦佩告诉记者:“少林寺文化中心不仅带来了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也为赞比亚年轻人带来了生活上的变化,希望在这里的学习能让他们更加积极上进,激发远大理想。”

  临近傍晚,负责文化课教学的延焜法师正在教授孩子们中国诗词。孩子们齐声朗读“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他们就像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这里学习少林功夫和中国文化,然后将它们传播到非洲大地。

  • 相关阅读
  • 新华社消息丨新一轮加沙停火谈判将于15日在多哈举行

      编辑:徐中哲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08-15
  • 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华社日内瓦8月14日电(记者曾焱)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4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当天召开《国际卫生条例(2005)》紧急委员会会议,讨论2024年猴痘病例数激增...

    时间:08-15
  • 第33批援赤几中国医疗队完成首批30例免费白内障手术

      △第33批援赤几中国医疗队为患者实施免费手术  当地时间8月12日至13日,第33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与赤几康斯坦西娅基金会在赤几首都马拉博联合开展“爱与光明之旅”活动,为赤几贫困患者提...

    时间:08-15
  • 希腊努力应对山火险情

      希腊政府8月13日宣布,蔓延至首都雅典东北郊的山火当天凌晨得到控制。大火目前已造成1人死亡、18人受伤,大量林地和房屋被毁。在高温干燥和强风天气共同作用下,11日下午发生于雅典东北部40多公里处的山火12日加...

    时间:08-15
  • 埃及入境游客人数创新高

      游客在吉萨金字塔前合影留念。   游客在位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参观。   在开罗的汗·哈利利市场,游客向商家了解阿拉伯传统香料。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埃及入境游客人数为706.9万人次,旅游业收入...

    时间:08-15
  • 欧盟加强人工智能应用规范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近日正式生效,这是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标志着欧盟在规范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欧盟内部市场委员蒂埃里·布雷东评价该法案为“一个有效、适度且全球首创的人工智能框...

    时间:08-15
  • 韩国民众举行“慰安妇”纪念日集会

      新华社首尔8月14日电 (记者冯亚松)韩国市民和民间团体14日在首尔举行“慰安妇”纪念日集会,敦促日本政府就“慰安妇”问题正式道歉并做出赔偿。  据韩联社报道,当天中午,韩国民间团体“正义记忆连带”等来...

    时间:08-15
  • “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魅力”

      在英国爱丁堡街头,路人跟随中国舞蹈演员跳起敦煌舞。  本报记者 邢 雪摄  一年一度的爱丁堡艺术节正在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中心举行。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艺术团体带来了各具特色的表演。中国艺...

    时间:08-15
  • 50年的和平与发展伙伴关系

      50年前的今天,1974年8月15日,巴西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很高兴同中国政府和人民分享巴西人民对半个世纪以来两国共同努力取得成果的喜悦。今天不仅具有象征意义,也见证了巴中伙伴关系...

    时间:08-15
  • 白俄罗斯总理:愿加强与中国治国理政经验交流

      新华社明斯克8月14日电(记者鲁金博)白俄罗斯总理戈洛夫琴科14日在明斯克会见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时表示,白俄罗斯愿加强与中国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不断丰富白中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戈...

    时间:08-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