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特写|清水英男的一天:时隔79年的谢罪

2024-08-14 20:05:57

来源:新华网

  8月13日,清水英男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新华社哈尔滨8月14日电(记者杨思琪、杨轩)“我想去中国说出我的证言,这是为了和平。”

  8月12日晚,94岁的清水英男一行乘机抵达哈尔滨。此行是他在二战后第一次出国,也是第一次返回中国。

  立秋后的哈尔滨,天高气爽。13日一早,清水英男来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遗址,恍如隔世。这名曾经的731部队少年兵,如今已白发苍苍。

  731部队是二战期间日本策划、组织和实施细菌战的大本营。1945年3月,清水英男作为731部队最后一批“少年队”队员,在哈尔滨度过4个多月时间。同年8月14日,日本战败,他随部队逃离中国。

  8时40分许,731部队遗址安静肃穆。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清水英男来到731部队卫兵所旧址、本部大楼部队长办公室、标本陈列室,以及冻伤实验室、细菌实验室、小动物地下饲养室旧址等,逐一指认侵华日军的战争罪行。

  8月13日,清水英男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清水英男曾在这里见证惨无人道的野蛮行径。他回忆说,他在标本室里亲眼见过胎儿、婴儿、幼儿的标本。这些场景给他留下巨大心理阴影,从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出生起,“每当夜里听到孩子的哭声,我脑子里就会闪现标本室的画面,仿佛那些逝去的孩子在哭泣”。

  尽管在731部队的时间不长,从事的工作不多,但梦魇难去,他一直感到自己罪恶深重。然而,按照部队的严格禁令,他不能说出这些,哪怕是对家人也要隐瞒。

  2016年,在日本民间和平团体的鼓励下,清水英男选择公布自己的身份,通过公开演讲、接受采访等方式,揭露侵华日军罪行,还原历史真相。

  “一名女性腹中的孩子还在体内,就被残忍地做成了标本。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孕妇要被做成标本,为什么小孩子、甚至还未出生的婴儿也要被解剖,这让我非常震惊。”在指认过程中,清水英男不时双手合十,表示忏悔和谢罪。

  在731部队遗址群第二保护区,矗立着一座“谢罪与不战和平之碑”,黑底白字。这是由日本民间友好人士于2011年集资建立的。碑文中写道:“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中国犯下了世界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国家级罪行。”

  8月13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少年队”原队员清水英男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谢罪与不战和平之碑”前忏悔谢罪。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10时30分许,清水英男缓步行至碑前,双手合十,深深鞠躬。再向前,他右手抚碑,左手举至胸前,低头沉思。“向中国的受害者表示真诚的道歉、谢罪。”他说。

  此次重返731部队遗址,清水英男的一个心愿就是以个人名义,为那些惨遭731部队杀害的人祈福,向受难者家属谢罪。

  16时许,清水英男一行参加记者见面会。在长达13分钟的陈述中,他详细介绍了自己进入731部队的原因、从事的工作、逃离回国的情况以及战后的生活。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清水英男表示,战争这么悲惨,但日本当局的表现令人愤慨——不仅极力否认731部队的存在,一些政客毫无对历史真相的敬畏、对战争责任的反思。

  “现在的日本人,特别是年轻人对战争历史知之甚少,教科书只字不提。如果还不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历史,不知道战争会带来怎样的恐怖和悲惨,那日本就没有未来可言。”清水英男说,到了哈尔滨的现场,内心的忏悔、道歉和谢罪之情更加强烈,回国后将通过演讲等方式把这些经历告诉更多人。

  18时许,清水英男一行来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参观。这个建成于2015年8月15日的新馆,外形如同“黑匣子”。这里保存并展示了大量日军侵华的档案、遗物和物证。

  731部队高等官在本部大楼前的合影,一页页泛黄的部队名簿,用于繁殖鼠疫菌的金属容器,大小不一、样式各异的手术刀和显微镜……看着馆内的展品,清水英男神情凝重,仿佛回到那个让他“一生梦魇”的黑暗年代。

  8月13日,清水英男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内的殉难者名单前祈祷。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站在馆内陈列的一墙玻璃容器前,工作人员问:“这些和您当时见过的是否一样?”

  “是这样的,我见过的有的比这个还要大,装的是人头标本。”清水英男答道。

  731部队将用来做实验的活人称作“马路大”(日语本意是原木、木材材料),当成可随意切割、极易补充的“材料”。活体解剖、毒气实验、细菌战、毁灭罪证……这些颠覆伦理、毁灭人性的罪孽,通过一件件无声的展品清晰地显示在世人面前。

  “731部队名簿记录了3600多名成员,绝大多数已不在世,清水英男是第五位返回哈尔滨现场指认、谢罪的原队员,也可能是最后一位,有一种勇气和信念在支撑着他。”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说。

  虽遭日本舆论反对,身体也不大好,但清水英男说,自己抛开一切顾虑来中国,就是希望日本当局正视历史、守护和平,不重蹈战争的覆辙。

  清水英男步出陈列馆,已是晚上7时30分。哈尔滨天色转黑,但他的内心或许会因为此行而多些光亮。

  • 相关阅读
  • 新华社消息丨新一轮加沙停火谈判将于15日在多哈举行

      编辑:徐中哲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08-15
  • 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华社日内瓦8月14日电(记者曾焱)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4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当天召开《国际卫生条例(2005)》紧急委员会会议,讨论2024年猴痘病例数激增...

    时间:08-15
  • 第33批援赤几中国医疗队完成首批30例免费白内障手术

      △第33批援赤几中国医疗队为患者实施免费手术  当地时间8月12日至13日,第33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与赤几康斯坦西娅基金会在赤几首都马拉博联合开展“爱与光明之旅”活动,为赤几贫困患者提...

    时间:08-15
  • 希腊努力应对山火险情

      希腊政府8月13日宣布,蔓延至首都雅典东北郊的山火当天凌晨得到控制。大火目前已造成1人死亡、18人受伤,大量林地和房屋被毁。在高温干燥和强风天气共同作用下,11日下午发生于雅典东北部40多公里处的山火12日加...

    时间:08-15
  • 埃及入境游客人数创新高

      游客在吉萨金字塔前合影留念。   游客在位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参观。   在开罗的汗·哈利利市场,游客向商家了解阿拉伯传统香料。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埃及入境游客人数为706.9万人次,旅游业收入...

    时间:08-15
  • 欧盟加强人工智能应用规范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近日正式生效,这是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标志着欧盟在规范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欧盟内部市场委员蒂埃里·布雷东评价该法案为“一个有效、适度且全球首创的人工智能框...

    时间:08-15
  • 韩国民众举行“慰安妇”纪念日集会

      新华社首尔8月14日电 (记者冯亚松)韩国市民和民间团体14日在首尔举行“慰安妇”纪念日集会,敦促日本政府就“慰安妇”问题正式道歉并做出赔偿。  据韩联社报道,当天中午,韩国民间团体“正义记忆连带”等来...

    时间:08-15
  • “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魅力”

      在英国爱丁堡街头,路人跟随中国舞蹈演员跳起敦煌舞。  本报记者 邢 雪摄  一年一度的爱丁堡艺术节正在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中心举行。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艺术团体带来了各具特色的表演。中国艺...

    时间:08-15
  • 50年的和平与发展伙伴关系

      50年前的今天,1974年8月15日,巴西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很高兴同中国政府和人民分享巴西人民对半个世纪以来两国共同努力取得成果的喜悦。今天不仅具有象征意义,也见证了巴中伙伴关系...

    时间:08-15
  • 马来西亚将担任第二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国

      本报南宁8月14日电 (记者庞革平)14日,记者从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博会)秘书处和马来西亚驻南宁总领事馆在广西南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马来西亚将担任第二十一届东博会主题国。这是马来西亚第三次担任东...

    时间:08-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