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列国鉴·挪威|记者观察:“油气大国”挪威的绿色转型之路

2024-09-11 11:18:0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奥斯陆9月10日电(记者张玉亮)油气产业是挪威经济的支柱产业,多年来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两成以上、对外出口总值一半以上。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油气产业已为挪威贡献了近两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30多年来,挪威通过俗称“石油基金”的主权财富基金,实现了油气收入保值增值,加以系列综合施策,取得了显著的减排效果,为实现绿色转型一步步铺平道路。

  这是4月17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松恩湖拍摄的北极光。新华社记者张玉亮摄

“泼天富贵”怎么接

  1959年,荷兰格罗宁根地区发现天然气后,北海地区油气资源引发全球关注。上世纪60年代,挪威开始对北海大陆架进行勘探。1969年,北海埃科菲斯克地区石油的发现开启了挪威油气资源开发之路。

  截至2021年年底,挪威已探明和未探明油气储量为159亿立方米石油当量,其中已开采80.16亿立方米,约占总储量的50%。挪威生产的石油和天然气几乎全部用于出口,令该国成为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市场重要供应国。

  2015年11月28日,中国企业为挪威建造的“大西洋之光”北极半潜式钻井平台在山东烟台完成上下船体合拢。“大西洋之光”满足挪威海事局和挪威海上工业标准要求,适合北海、巴伦支海海域作业。新华社发

  油气资源为挪威带来巨大财富。为接好这份“泼天富贵”,挪威在1990年设立了政府养老基金,俗称“石油基金”,以期在该国油气资源枯竭后,还能靠“老本”为国家经济提供持续可靠的经济支持。

  基金由挪威央行管理,通过投资全球股市和债券市场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截至2023年年底,“石油基金”规模约1.48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主权财富基金,若按人口平分,相当于每个挪威公民27万美元。

  “石油基金”并非只存不取,每年支出限额为基金总额的4%,今年这一限额约为600亿美元。这一严格限制确保了基金的可持续性。在使用比例上,15%用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20%用于医疗,15%用于教育,10%用于科研,30%用于对外援助和投资,其余10%用于行政费用等其他用途。

  这是2023年6月22日拍摄的位于挪威首都奥斯陆的挪威央行。新华社发(陈雅琴摄)

“以油养绿”怎么做

  尽管挪威是油气大国,但其国内汽柴油每升价格高达14元至18元人民币,高于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与此同时,在挪威,燃油车正在迅速被新能源车所替代。数据显示,2023年挪威全国销售新车中电动车比例高达82.4%,为全球最高。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挪威政府的高税费政策和新能源车激励政策。

  挪威燃油价格如此之高,主要因政府对汽油和柴油征收高额税费,包括二氧化碳税和道路使用税,这些高额税费大大增加燃油车使用成本。此外,政府通过一系列激励政策,推动普及新能源汽车。例如,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时可免缴增值税和购置税,并享有免费停车、道路收费优惠等福利。

  这是2021年9月30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蔚来中心内拍摄的蔚来汽车。新华社记者朱晟摄

  挪威气候与环境大臣安德烈亚斯·埃里克森向记者表示,通过税收杠杆推动汽车“油改电”是挪威推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挪威也通过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特别是风能和水力,大幅减少了电力生产中的碳排放,以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净零排放。

  他介绍,挪威能源转型不仅限于电力生产领域,还涵盖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通过一系列综合施策,挪威多个领域的碳排放显著减少。挪威政府2020年提出要在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90%以上,这一计划正在稳步推进。

  这是6月22日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东洛文冰川附近拍摄的被雪覆盖的山脉。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挪威石油与能源大臣泰耶·奥斯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挪威政府将“石油基金”的部分资金投到科研和创新领域,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这样,挪威不仅推动了本国的绿色经济发展,还在全球环保技术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奥斯兰表示,向其他国家提供援助和技术转让也是相关资金的两大“出口”,比如通过国际气候与森林倡议向热带森林国家提供资金,帮助减少森林砍伐和温室气体排放等;通过技术转让和合作项目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绿色转型。

“挪威经验”有何启示

  挪威对“石油基金”的利用和推动绿色转型的经验,对其他国家可有借鉴意义呢?受访人士表示,面对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作为一个正在实现绿色转型的“油气大国”,挪威有以下几点成功经验:

  资源带来的财富确保“可持续”。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尼古拉·唐恩告诉记者,刚发现油气资源时,挪威并不富裕,也有一些人主张将所有油气收入用于提升挪威人的生活水平。但挪威政府在经过广泛讨论后,最终决定以油气收入为基础,成立“石油基金”,投资全球主要股市和债券市场,用红利“反哺”社会。目前,“石油基金”在证券市场的增值部分已经超过了从油气收入存入的部分,这一模式也被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在内的多个石油出口国借鉴。

  这是2月21日拍摄的挪威希尔克内斯的冬日景色。希尔克内斯是挪威芬马克郡南瓦朗格尔市的中心镇,位于北极圈往北约400公里处。新华社记者张玉亮摄

  清洁能源与油气资源“并行发展”。挪威气候与环境大臣埃里克森说,挪威的经验表明,油气资源丰富与发展清洁能源并不矛盾。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例如在石油和天然气平台上安装碳捕捉与存储设备、从而大幅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这样既可保障能源经济稳定发展,也能推动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

  增加能源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在其2023年年报中披露,通过发展高技术含量的能源技术和服务,该公司成功提升了挪威能源产业的整体价值。例如,该公司在北海开发的浮动式海上风电场项目,依托海上油田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用风电产生的能源“反哺”油气开采,为油田降低10%的碳排放,不仅提高了油田的产值,也提升了能源行业的附加值。

  加大海洋能源研发投入和开发力度。挪威政府2023年6月宣布计划开放挪威大陆架部分区域用于商业海底矿产资源开发。今年6月,挪威能源部启动了针对大陆架首轮海底矿产开发的公众咨询,并计划于明年上半年颁发首批开发许可。

  • 相关阅读
  •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1日上涨

      新华社纽约9月11日电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1日上涨。  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24.75点,收于40861.71点,涨幅为0.31%;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上涨58.61点,收于5554.13点,涨幅为1.07...

    时间:09-12
  • 美国和英国宣布对乌克兰提供新援助

      新华社基辅9月11日电(记者李东旭)正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英国外交大臣拉米11日宣布新的援乌计划,美国和英国将分别向乌克兰提供超过7亿美元和6亿英镑的援助。  布林肯当天在与乌克兰外长...

    时间:09-12
  • 以军轰炸加沙地带中部造成18人死亡

      新华社加沙9月11日电(记者黄泽民 李军)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媒体办公室11日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军队当天轰炸加沙地带中部努赛赖特难民营一所学校,造成至少18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声明说,遇...

    时间:09-12
  • 国际油价11日上涨

      新华社纽约9月11日电 国际油价11日上涨。  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56美元,收于每桶67.31美元,涨幅为2.37%;1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42美元,收于每桶...

    时间:09-12
  • 美元指数11日上涨

      新华社纽约9月11日电 美元指数11日上涨。  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当天上涨0.05%,在汇市尾市收于101.684。  截至纽约汇市尾市,1欧元兑换1.1018美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1.1024美元;1英镑兑换1.30...

    时间:09-12
  • 王毅会见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

      新华社圣彼得堡9月11日电(记者安晓萌)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圣彼得堡会见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  王毅说,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巴关系迎来历史性机遇。中方愿同巴西加...

    时间:09-12
  • 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6.3级地震

      新华社悉尼9月12日电 莫尔兹比港消息: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12日凌晨发生6.3级地震。目前暂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2时46分(北京时间0时46分...

    时间:09-12
  • 新华社快讯: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海域12日发生6.3级地震

      新华社快讯: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巴布亚新几内亚北京时间12日零时46分发生6.3级地震,震中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洛伦高西南170公里处海域,震源深度10公里。 ...

    时间:09-12
  • 伦敦股市11日下跌

      新华社伦敦9月11日电(记者郑博非)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11日报收于8193.94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2.04点,跌幅为0.15%。欧洲三大股指当天涨跌不一。  个股方面,当天伦敦股市成分股中...

    时间:09-12
  • 现场直击丨等待入境的车辆望不到头——德国收紧所有陆地边境管控前夕探访见闻

      9月10日,车辆排队通过德国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和波兰斯武比采边境的检查站。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新华社柏林9月11日电 现场直击丨等待入境的车辆望不到头——德国收紧所有陆地边境管控前夕探访见闻  ...

    时间:09-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