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国际观察|布林肯十访中东再无果 加沙停火依旧难

2024-09-19 18:35:4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开罗9月19日电 题:布林肯十访中东再无果 加沙停火依旧难

  新华社记者姚兵 王卓伦 董修竹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8日至19日访问埃及。这是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布林肯第十次访问中东,也是他首次把以色列排除在中东行程之外。

  分析人士指出,布林肯此行正值黎巴嫩发生传呼和对讲设备爆炸事件、中东形势持续升级之际,其目的是争取埃及在加沙停火谈判上的支持,但并未达成所期成果。另外,布林肯未去以色列也反映出谈判陷入僵局的现实。

  9月18日,在黎巴嫩贝鲁特的通信设备爆炸遇难者葬礼上,一名真主党成员手中的对讲机卸下电池。新华社发(比拉尔·贾维希摄)

  预定目的未实现

  埃及总统府18日发表声明说,埃及总统塞西当天与来访的布林肯讨论了如何加强埃及、卡塔尔和美国在推进加沙停火谈判、交换被扣押人员以及运送人道主义援助方面的合作问题。双方一致认为,“两国方案”仍是实现地区持久和平与安全的途径。

  埃及外交和移民部长阿卜杜勒阿提随后与布林肯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时重申,埃及不接受在拉法口岸巴勒斯坦一侧和“费城走廊”部署任何军事力量。

  “费城走廊”是指加沙地带与埃及边界一段长约14公里、作为军事缓冲区的狭长地带。以军5月宣布已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手中夺取对该地带的控制权。哈马斯要求以色列从“费城走廊”撤军,以方则坚持不撤,这成为导致双方谈判陷入僵局的主要原因之一。

  9月11日,在加沙地带中部努赛赖特难民营,人们聚集在以军轰炸后的学校废墟附近。新华社发(马尔万·达乌德摄)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摩西·达扬中东和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哈雷尔·霍雷夫表示,布林肯此访试图提出让巴以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他频繁访问埃及,主要是因为埃及在当前巴以冲突中扮演了调解人的角色,布林肯将其视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国家。有分析指出,埃及没有在“费城走廊”等关键问题上改变立场,布林肯此访的主要目的落空。

  有美国媒体披露,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已私下表示,“不管压力多大”,都不会满足哈马斯对“费城走廊”的要求。

  首次跳过以色列

  与本轮巴以冲突以来布林肯前九次访问不同,他这次没有前往以色列。美国《华尔街日报》指出,这表明布林肯意识到此行不会带来期望中的突破。

  5月1日,在耶路撒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右)会见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新华社发(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也刊文说,加沙停火谈判在美国总统拜登任期临近尾声时已陷入僵局。“很明显,布林肯对以色列的访问收效越来越小,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埃及中东战略研究与国家安全论坛执行主任阿卜杜勒-穆赫迪·穆塔韦表示,布林肯此访不到以色列,主要是因为以色列对加沙停火协议的立场没有改变,美国也没有新提议。

  本月初,美国称加沙停火协议谈成90%,但内塔尼亚胡随后否认了这一说法,称停火协议“并未接近达成”。

  有分析指出,以方目前对美国推动的停火谈判意愿不强,布林肯此访避开以色列,降低了与内塔尼亚胡发生正面冲突的风险。此外,美国民主党内部反对美国支持以色列军事行动的声音越来越大,拜登政府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同内塔尼亚胡保持距离。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张楚楚说,从7月底时任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暗杀身亡,到最近黎巴嫩传呼和对讲设备爆炸事件,一系列事件表明内塔尼亚胡对拜登政府推动的停火谈判意愿不强。随着美国大选将至,拜登政府开始缩小目标,更关注解救被哈马斯扣押的美国籍人质等短期内可能实现的目标,或将有助于民主党政府显示外交政绩。

  美国精力被分散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高官频繁到访中东,仅布林肯就进行了十次中东之行,但都未取得实质性成果。分析人士指出,美方在巴以问题上始终“拉偏架”,偏袒以色列,并不断军援以色列,致使停火谈判久拖不决。随着美国大选临近,拜登政府在巴以问题上的关注度有所降低。

  7月2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数以千计的抗议者在国会大厦外对此表示抵制。图为抗议者在美国国会附近的联合车站聚集。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中东问题专家埃亚勒·齐塞尔表示,尽管美国对以色列有一定影响力,特别是在军事援助和资金支持方面,但美国并未对以色列施加强制性干预。此外,美国目前正忙于国内选举事务,缺乏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处理此类国际问题,拜登政府还担心对以色列施压可能对民主党选情产生负面影响。

  在埃及赫勒万大学政治学教授马吉德·布特罗斯看来,拜登政府目前专注于为美国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拉票,“这导致华盛顿现阶段对以色列的影响力大大降低”。

  山东师范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副主任、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赵北平指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维护美国的霸权利益。只要美国只顾一己私利,斡旋就很难成功。

  • 相关阅读
  • 新华社消息|中国倡导的“原子造福全球南方”理念首次写入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决议

      编导:张艺缤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09-20
  • 综述|中国车企亮相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

      新华社柏林9月19日电 综述|中国车企亮相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  新华社记者邰思聪 李函林  2024年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17日至22日在汉诺威举行,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

    时间:09-20
  • 中方敦促以色列停止可能将地区拖入另一场浩劫的冒险行径

      新华社联合国9月19日电(记者潘云召)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19日在安理会巴以问题公开会上发言时表示,中方敦促以色列放下使用武力的执念,摒弃军事完胜的迷思,立即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停止侵犯黎...

    时间:09-20
  • 哥伦比亚执法部门查获两吨多毒品

      新华社波哥大9月19日电(记者周盛平)哥伦比亚警方和海军19日在该国多个港口开展执法行动,共查获两吨多毒品。  据当地媒体报道,哥国家警察19日上午在北部圣玛尔塔港的一艘货船上发现一批藏匿在糖袋里的海洛因...

    时间:09-20
  • 以军空袭黎南部多处真主党军事设施

      新华社耶路撒冷9月19日电(记者王卓伦)以色列国防军19日晚发表声明说,以空军战斗机当天袭击了黎巴嫩南部多处真主党的军事基础设施。  声明说,以军当天还袭击了黎南部多个地区隶属于真主党的基础设施和武器储...

    时间:09-20
  • 欧盟将提供100亿欧元援助波兰等受洪灾影响国家

      新华社华沙9月19日电(记者崔力 张章)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19日晚在波兰西南部城市弗罗茨瓦夫宣布,欧盟将从凝聚基金中拨款100亿欧元,向波兰等受洪灾影响的中东欧国家提供援助。  冯德莱恩当天视察波兰遭洪...

    时间:09-20
  • 黎真主党领导人:以色列将因引爆黎通信设备而受到惩罚

      新华社贝鲁特9月19日电(记者程帅朋 谢昊)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19日发表电视讲话说,以色列将因引爆黎巴嫩通信设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受到“严酷清算和公正惩罚”。  纳斯鲁拉说,以色列17日和18日毫无...

    时间:09-20
  • “文明遇·鉴:中国民乐江苏周”在德国斯图加特开幕

      新华社德国斯图加特9月19日电(记者褚怡 杜哲宇)“文明遇·鉴:中国民乐江苏周”18日晚在德国巴登-符滕堡州斯图加特音乐厅开幕,中德两国艺术、文化、传媒界人士,以及当地观众等近千人参加了当晚的活动。  中...

    时间:09-20
  • 普京说俄罗斯今年无人机产量将达去年10倍

      新华社莫斯科9月19日电(记者黄河)俄罗斯总统普京19日表示,俄今年计划大幅增加无人机产量,预计达到去年产量的10倍。  据俄总统网站消息,普京当天在圣彼得堡以视频形式召开军工委员会会议。普京在会上说,2...

    时间:09-20
  • 日本一新干线列车高速行驶途中两节车厢分离

      新华社东京9月19日电(记者郭丹 胡晓格)据日本媒体19日晚间消息,当天上午日本一新干线列车在行驶途中前后两节车厢连接处突然断开,导致两节车厢分离,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日媒称,这是日本新干线自1964年开...

    时间:09-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