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比利时专家:中欧不存在根本利益冲突,仍有大量合作机会

2024-10-12 08:45:00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导读

中国与欧洲在经济上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近期欧洲政坛发生变化,民粹主义政党影响力上升。欧洲在错误的“去风险”观念指导下,针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发起反补贴调查,中欧贸易关系愈发紧张。事实上中欧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本可共同发展,实现双赢。中欧仍有大量合作机会,在气候变化、消除全球饥饿等全球性重大问题上应加强建设性合作。

作者:贝尔纳·德威特 (Bernard Dewit)

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 德威特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当前世界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中国经济与欧洲经济始终紧密交织,相互依赖。总体来看,中欧关系复杂,围绕“脱钩”和“去风险”的讨论不绝于耳。在某些方面,中欧两股全球力量是战略对手,但双方经济的高度互补性不容忽视。

近来,欧洲多场选举的结果反映了显著的政治变化,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支持率攀升,绿党的支持率下降。民粹主义情绪的高涨以及由此导致的欧洲议会分裂,可能对欧洲政策制定的稳定性构成威胁,也可能对中欧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然而,中间党派成功保持了强势地位,因此欧盟的气候行动将继续推进。

总体而言,近年来欧盟对华政策经历了重大讨论,发生了显著变化。欧洲一直寻求战略自主的实现,追求构建更加互利互惠的国际关系。

欧盟在《欧洲绿色协议》框架下努力将绿色技术融入产业,与此同时,与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洲的气候政策旨在确保欧洲的竞争力,这意味着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等领域,中欧贸易关系将愈发紧张。

最近,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并加征关税,这些措施说明中欧贸易关系的确愈发紧张。对特定型号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政策于7月初生效,该政策的基础是这样一种观点:中国支持电动汽车的补贴可能会威胁到欧洲汽车产业和市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电动汽车数量确实很大,但在欧洲汽车销售总量中的占比仍然较小。

欧盟委员会的关税决定要想永久生效,必须得到多数成员国同意,各成员国需要磋商才能拿出最终结果,这就为中欧对话以及探索中欧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前景提供了机会。

欧盟将继续推行“去风险”战略,引入更多旨在帮助欧洲企业在绿色技术领域与中国竞争的政策。同时,中国也开始对白兰地等部分欧洲出口产品进行调查。因此,必须密切关注中欧紧张局势,避免其演变为全面贸易战。

作为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我支持中欧合作,坚信双方甚至全球都能从合作中获利。我们不能忘记中欧相互依赖这一事实,因此双方并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双方从彼此的发展中获益,均坚持战略自主和多边主义,并就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上达成了广泛共识。

当今世界日益出现两极化趋势,面对地缘政治变局与挑战,中欧必须在气候变化、消除全球饥饿等关键问题上加强建设性合作。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马罗什·谢夫乔维奇也重申了这一点,他希望“绿色”继续成为“中欧合作的主旋律”。在6月举行的第五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中,谢夫乔维奇表示,“关键在于不要忽视核心问题……即人类的生存与地球的宜居性”。

中欧应继续保持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巴黎协定》目标方面的合作势头。在碳排放交易系统、气候智慧型城市、科技发展、长期低排放发展战略、车辆和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中欧仍有大量合作机会。应对环境问题,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使中欧长期受益。尤其是对中欧企业来说,它们可以发挥各自的专长,在中欧市场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投资机遇。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Sino-EU ties can benefit from mutual development"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 相关阅读
  • 新华社消息|中老铁路全线迎来最大规模“保养”

      编导:徐宁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10-12
  • 俄伊宣布强化合作 美国再挥制裁大棒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11日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出席一场国际会议期间举行会谈,一致同意强化双边合作。同日,美国宣布对伊朗能源行业追加制裁,并将与英方磋商进一步对俄制...

    时间:10-12
  • 中国代表:中国成功推动全球无障碍理念与实践

      新华社日内瓦10月11日电(记者 石松)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7届会议10日协商一致通过由中国代表喀麦隆、洪都拉斯、巴基斯坦、土耳其等30国提交的无障碍建设促进所有人享有人权决议。决议通过后,中国常驻联...

    时间:10-12
  • 俄伊宣布强化合作 美国再挥制裁大棒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11日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出席一场国际会议期间举行会谈,一致同意强化双边合作。同日,美国宣布对伊朗能源行业追加制裁,并将与英方磋商进一步对...

    时间:10-12
  • 2024年白俄罗斯木材出口有望创新高

      新华社明斯克10月11日电(记者陈汀)白俄罗斯林业部长亚历山大·库利克11日表示,2024年白俄罗斯木材出口预计将达100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库利克在陪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考察莫吉廖夫州期间表示,2024...

    时间:10-12
  • 以军袭击致多名维和人员受伤 古特雷斯称“无法容忍”

      据黎巴嫩国家通讯社报道,以色列军队11日袭击了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的一座哨塔,以及位于纳古拉的联黎部队指挥中心的主要入口,造成入口损坏。同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谴责以色列对联...

    时间:10-12
  • 2024年白俄罗斯木材出口有望创新高

      新华社明斯克10月11日电(记者陈汀)白俄罗斯林业部长亚历山大·库利克11日表示,2024年白俄罗斯木材出口预计将达100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库利克在陪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考察莫吉廖夫州...

    时间:10-12
  • 中津高校联合成立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

      新华社哈拉雷10月11日电(记者许正)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津巴布韦大学11日共同在津首都哈拉雷成立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推动中非文明交流等相关领域研究。   据中国人民大学介绍,该中心旨在加强中国与津...

    时间:10-12
  • 中津高校联合成立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

      新华社哈拉雷10月11日电(记者许正)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津巴布韦大学11日共同在津首都哈拉雷成立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推动中非文明交流等相关领域研究。  据中国人民大学介绍,该中心旨在加强中国与津...

    时间:10-12
  • 综合消息丨以军持续袭击联合国维和人员引发国际社会广泛谴责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以色列军队连日来持续袭击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已造成4名维和人员受伤。联黎部队和多个国家11日对以方提出抗议和谴责,认为以方行径严重违反国际法,...

    时间:10-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