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美国大选热点观察丨移民:既需要又抗拒,最终成为“替罪羊”

2024-11-04 09:53: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美国大选热点观察丨移民:既需要又抗拒,最终成为“替罪羊”

  新华社记者杨天沐

  美国在历史上因大量移民的涌入而获得发展。然而如今,非法移民问题在美国持续发酵,引发美国新的种族歧视与身份认同撕裂。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迎合不同阶层选民群体诉求大打“移民政策牌”,提出的政策主张充满政治算计,难以切实执行。移民问题加剧社会矛盾的一大原因在于,在政治极化和贫富分化加剧背景下,普通民众生活愈加艰难,“非法移民冲击美国社会”的说法被渲染,新移民成为美国内部矛盾的“替罪羊”。

  成为争议焦点

  移民问题是此次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美国皮尤研究中心9月民调显示,61%的受访选民认为这一问题非常重要,这一比例较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增加13个百分点。

  美国共和、民主两党选民对移民问题的重视程度不一,但整体均呈上升态势。调查显示,82%的共和党选民表示“非法移民问题”对他们在2024年大选的投票选择非常重要,比2020年上升21个百分点;而民主党选民中,这一比例为39%,比2022年高出8个百分点。

  美国国会众议院教育与劳动力委员会2023年9月的听证会纪要显示,从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非法移民”激增240万,总计达到1260万,其中约900万为劳动力人口。据美国国土安全部数据,2023年12月,美墨边境“非法移民”数量超过22.5万人,创下自2000年以来最高月度纪录。据《华盛顿邮报》报道,2021年至2023年“非法越境”人数飙升至创纪录水平,平均每年有200万人。

  如何对待这些移民,美国内部分歧越来越大。

  今年1月,得克萨斯州政府同联邦政府就移民执法权问题发生冲突,得州国民警卫队在美墨边境设置带刺铁丝网等屏障阻挡移民非法入境,同时也拒绝联邦执法人员现场执法,双方一度进行武装对峙。

  2023年,出于党派和地方利益等考虑,得克萨斯、佛罗里达等共和党主政的州多次将大批“非法移民”通过大巴、飞机等交通工具转运至民主党人主政的城市,包括纽约、芝加哥和首都华盛顿。

  有美媒称,为应对“非法移民”涌入,美国一些地方政府财政已不堪重负,治安部门人力捉襟见肘。有美国智库称,外来劳动力的涌入将部分美国人挤出就业市场,拉低了工资水平。

  也有一些美国智库人士强调,美国经济对外来移民有大量需求,恰恰是“关闭边境引发危机,而不是开放边境引发危机,当人们没有办法合法入境,就只能试图非法入境”。

  大打“移民政策牌”

  在选票至上的美国选举体系中,随着移民问题引发选民广泛关注,民主、共和两党为了拉拢选民,大打“移民政策牌”。

  民主党基于其掌控地区对移民等廉价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倾向于采取更宽松的移民政策,对长期居住在美国或幼年就被带入美国的移民,支持给予他们获得合法身份的机会。这一移民归化群体都将在未来成为民主党的坚实票仓。

  不过,随着当前支持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的美国选民比例显著提升,民主党对自身移民政策有所调整。今年6月,美国总统拜登出于提振民主党选情需要,签署行政命令大幅限制美墨边境可接收的申请庇护人数。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现任副总统哈里斯也公开声称,既要为非法移民的合法化提供机会,同时也要加强边境安保管理。

  共和党掌控大部分选区以低收入白人为主,他们更反对新移民冲击其就业市场,因此更倾向于严格限制移民入境。他们强调限制“非法移民”,反对“非法移民”合法化。

  此次大选中,特朗普阵营主张,在此前修建边境墙的基础上要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特朗普阵营尤其强调新移民会抢夺非洲裔、拉美裔美国人以及工会成员的工作岗位。他们还将美国房价上涨和通胀等问题归咎于非法移民。这一策略也许可有效分化和拉拢民主党票仓中的有色人种和工会。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移民问题由来已久,但因被两党政治化,遂毫无意外地变成无解难题。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城市研究与规划教授阿比盖勒·安德鲁斯说,仅凭借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现有人力,根本无法追踪上千万的非法移民。乔治·W·布什总统中心移民政策专家劳拉·柯林斯表示,从经济角度看,驱逐非法移民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非法移民不仅满足美国低端劳动力市场需求,也在美国进行消费,带动经济增长。

  “替罪羊”根源何在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美国一向认为自身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移民的贡献。然而,美国的移民法长期带有浓厚的种族歧视色彩,对欧洲白人门槛很低,而对亚洲和拉美移民限制很多。不少以非法途径进入美国的人从事最低端的劳动,美国社会则坐享这些廉价劳动力带来的经济收益。

  美国有代表性的非法移民历史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墨两国于1942年实施“季节工人项目”,以解决战时美国劳动力缺乏问题,也为墨西哥劳工提供了合法进入美国的渠道。但该项目申请人的数量远多于美国发出的签证数量,许多墨西哥人因而非法进入美国。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10月发布的调查报告,非法移民主要的工作岗位是屋顶维修工人、油漆工、农业工人、建筑工、服务员、清洁工等。媒体报道,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农业工人需要在农场32摄氏度的高温下连续工作数小时才能轮班休息5分钟。他们缺乏饮水,唯一避暑的地方是一辆没有空调的巴士,在工作中晕倒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

  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经济学教授克洛·伊斯特表示,非法移民是美国许多高风险工作岗位的主要劳动力来源,而美国本土工人通常不会从事此类工作。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美国社会阶层严重固化,新涌入的非法移民被当作美国内矛盾的“替罪羊”,被渲染挤占本土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目前美国贫富差距已达到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程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施蒂格利茨警告,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造成社会阶层向上流动性减弱,美国已步入“脆弱时代”。

  对于在“脆弱时代”挣扎的底层民众,两党没有通过税收政策实现财富再分配,一些举措反而为富人减轻了税负。施蒂格利茨指出,美国的体制运行规则是1%的人掌握40%的财富,几乎所有的美国议员在任时都属于那1%、依赖那1%、服务那1%,甚至离任时再靠那1%的赏赐。

  民主、共和两党都不会得罪金主,也无力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他们此前曾在一些具体的移民法案上达成妥协,但如今政治极化加剧,两党再难以形成跨党派共识,无法在移民问题上达成合作,只好把新移民当成“替罪羊”。

  • 相关阅读
  • 伦敦股市4日上涨

      新华社伦敦11月4日电(记者张亚东)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4日报收于8184.24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7.09点,涨幅为0.09%。欧洲三大股指当天涨跌不一。  个股方面,当天伦敦股市成分股中金...

    时间:11-05
  • 叙利亚军方:大马士革南部遭以色列空袭

      新华社大马士革11月4日电(记者程帅朋 冀泽)叙利亚军方4日发表声明说,首都大马士革南部多处民用场所当天遭以色列空袭,造成部分财产损失。  声明说,当地时间18时05分许,以色列从其占领的戈兰高地方向对大马...

    时间:11-05
  • “感知中国”·内蒙古文化周系列活动在蒙古国开幕

      新华社乌兰巴托11月4日电(记者阿斯钢 苏力雅)由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蒙古国文化体育旅游和青年部共同主办的“感知中国”·内蒙古文化周系列活动4日晚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拉开...

    时间:11-05
  • 缅甸举办中国旅游市场研讨会

      新华社仰光11月4日电(记者张东强 黎广滔)缅甸旅游和饭店业培训班开幕式暨中国旅游市场研讨会4日在仰光举行。中缅两国有关部门、企业及缅甸旅游业界代表参加活动。  缅甸饭店和旅游部部长岱岱楷在活动上致辞...

    时间:11-04
  • 透视美国大选八大焦点议题背后的“美式民主”真相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为人们透视美国政治、经济、社会提供了“窗口”。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盖洛普公司等机构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美国选民当前最关心、争议最多的议题包括通胀、医疗、暴力犯罪、教育、堕胎...

    时间:11-04
  • 中国西工大哈萨克斯坦分校举行2024年开学典礼

      新华社阿拉木图11月4日电(记者赵宇)中国西北工业大学(西工大)哈萨克斯坦分校4日举行2024年开学典礼,中哈双方师生代表和相关人士共百余人出席典礼。  西工大哈萨克斯坦分校位于哈萨克斯坦知名高校阿里·法...

    时间:11-04
  •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中国消费市场蕴藏无限商机

      新华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彭纯、许晓青、常博深)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是参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全勤生”。 JETRO上海代表处电子商务?市场开拓部高级经理徐晓蕾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随...

    时间:11-04
  • 苏丹领导人对政府进行部分改组

      新华社开罗11月4日电(记者张猛)喀土穆消息: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尔汉3日发布命令对政府进行改组,任免包括外交部长在内的4名部长级官员。  苏丹主权委员会新闻办公室3日晚...

    时间:11-04
  • 《2024中国进口发展报告》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举办

      新华网北京11月4日电(何媛)《2024中国进口发展报告》(以下称《报告》)发布会暨第七届中国进口发展专家研讨会3日在北京举行。《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联合发布,...

    时间:11-04
  • 泰国珠宝商的“进博七遇记”

      今年49岁的李嘉淳自幼从中国广东移居泰国,18岁时开始从事珠宝贸易生意,如今已在业内摸爬滚打30余年。  泰国是全球重要的红、蓝宝石加工集散地,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在即,李嘉淳即...

    时间:11-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