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国际观察|非洲国家为何对西方驻军连下“逐客令”

2025-01-06 13:18:2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达喀尔/雅温得1月5日电 题:非洲国家为何对西方驻军连下“逐客令”

  新华社记者司源 王泽

  西非国家科特迪瓦和塞内加尔日前要求法国驻军撤离。近年来,已有多个非洲国家要求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撤军。分析人士指出,这反映出非洲国家对摆脱西方操控、实现独立自主与建立平等关系的渴望进一步加深,同时也意味着西方假借“反恐”之名的“新殖民主义”正在失去立足之地。

  连下“逐客令”

  2024年12月31日,科特迪瓦和塞内加尔两国总统发表新年致辞时都提出,要让法国从本国撤军,时间表从2025年开始。

  图为2024年9月10日拍摄的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在科经济首都阿比让参加非洲开发银行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伊万·宋 摄)

  近年来,非洲国家已多次对西方国家驻军下达“逐客令”。此前,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三国过渡政府均要求法国撤军。从2022年至2023年12月底,法国先后从这三国完全撤军。法军2024年12月10日开始从乍得撤出第一批人员。此外,美国国防部2024年4月宣布,将从乍得和尼日尔撤出大部分驻军。德国2024年7月宣布将从尼日尔撤军。

  长期以来,非洲尤其是萨赫勒地区恐怖主义肆虐,安全形势严峻。过去十来年,美国和法国以“反恐”为名在该地区驻军,然而当地恐怖主义威胁却愈演愈烈,民众长期身处动乱与贫困,导致反“新殖民主义”浪潮高涨。

  分析人士指出,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要求欧美国家撤军,是这一地区与西方大国关系结构性转变的一部分,其背后是非洲民众对西方驻军的强烈不满,反映出非洲各国独立自主意识日益增强、消除西方殖民影响的决心愈加坚定。

  “纵火的消防员”

  2011年,在美国和法国主导下,北约对利比亚发动了长达7个月的军事干预行动,协助反对派推翻卡扎菲政权,引发周边地区十余年动荡,导致萨赫勒地区武器走私猖獗、与“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相关的恐怖组织迅速崛起。

  “如今,萨赫勒地区所有国家都在与利比亚战争带来的灾难性影响作斗争。”几内亚政治分析家贝拉·卡马诺说。

  2011年8月9日,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遭到北约空袭后升起浓烟。新华社发(哈姆扎·图尔基亚 摄)

  美国2013年以打击地区极端组织为由开始在尼日尔驻军。法国则于2014年在萨赫勒地区启动“新月形沙丘”反恐军事行动,向布基纳法索、乍得、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尔共派遣数千名军人。然而,美法两国并未与地区国家开展平等有效合作,未能给地区带来持久和平稳定。越来越多的非洲民众看清,西方以驻军为手段,在非洲国家大行干涉内政、攫取资源、谋取私利之实。

  尼日尔舆论认为,美国在非洲驻军的真正目的之一,是控制尼日尔丰富的铀矿以及非洲一些国家的石油和矿产资源。马里地缘政治专家阿卜杜·卡里姆·德拉梅指出,法国在萨赫勒地区一直扮演着“纵火的消防员”的角色,利用冲突动乱维护自身利益。

  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副校长马蒂亚斯·埃里克·奥沃纳·恩吉尼说,近期在乍得,一些士兵被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武装人员杀害,但法国驻军并未采取任何行动。科特迪瓦政治学者若弗鲁瓦·朱利安·库奥说,法国在萨赫勒地区的反恐政策缺乏成效。

  “新殖民主义”失去立足之地

  非洲绝大多数国家都曾是西方殖民地,历史上饱受西方奴役和掠夺,如今依然在经济等领域受制于西方。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网站文章说,欧美在与非洲国家交往时采取的方式往往是,利用杠杆或胁迫手段影响其决策,使之符合自身利益。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不平等关系本质上是为了延续西方殖民控制,导致非洲很多地区长期积贫积弱。如今,非洲多国纷纷驱逐西方驻军表明,这个饱受欺压的大洲正在觉醒,决心抵制西方“新殖民主义”,渴望摆脱长期贫困,希望实现真正的主权独立和平等的对外交往,寻求真正互利共赢的合作。

  2024年2月17日,非洲联盟(非盟)第37届首脑会议在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盟总部开幕。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喀麦隆布埃亚大学社会与管理科学学院院长埃马纽埃尔·延绍·武博说:“萨赫勒地区正在觉醒,敢于对无效合作说不。”

  塞内加尔通讯社前总编谢赫·恩迪亚耶说,曾被西方殖民的非洲特别是萨赫勒地区国家至今深陷贫困。这些国家资源丰富,拥有大量年轻劳动力,完全有能力通过自主发展摆脱贫困。然而,西方国家长期从这里掠夺原材料,将其加工后高价返销非洲,使得非洲尤其是萨赫勒地区始终处于经济链条底端。

  德拉梅认为,随着非洲公众意识觉醒以及决策者主权意识增强,西方“新殖民主义”正在失去立足之地。非洲国家正专注于自主开发本国资源,满足人民需求,以实现真正的独立与繁荣。

  • 相关阅读
  • 以色列说哈马斯未提供被扣押人员名单信息

      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6日电(记者陈君清 王卓伦)以色列总理办公室6日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未向以方提供被扣押人员名单信息。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哈马斯已批准一份包括34名被扣押人员的名单,同意释放这些人员...

    时间:01-06
  • 热点问答丨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面临哪些辞职压力

      新华社渥太华1月5日电 热点问答|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面临哪些辞职压力  新华社记者林威  据加拿大媒体5日消息,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预计将宣布辞去执政党自由党领袖一职。 &em...

    时间:01-06
  • 王沪宁会见秘鲁国会主席萨卢安纳

      1月6日,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北京会见秘鲁国会主席萨卢安纳。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6日在京会见秘鲁国会主席萨卢安纳。  王沪宁表示,不久前,习...

    时间:01-06
  • 韩国“共同调查本部”申请延长尹锡悦逮捕令有效期

      新华社首尔1月6日电(记者冯亚松)韩国“共同调查本部”6日发表声明说,当天向首尔西部地方法院提交延长尹锡悦逮捕令有效期的申请。  韩国“共同调查本部”未说明逮捕令有效期具体延长多久。 &...

    时间:01-06
  • 外交部:上海合作组织掀开了国际关系史崭新一页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记者董雪)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6日表示,上海合作组织创造性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超越了文明冲突、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观念和搞“小圈子”的老范式,掀开了国际关系史崭新的一页。&...

    时间:01-06
  • 新华社快讯:韩国“共同调查本部”向法院申请延长针对尹锡悦的逮捕令有效期限

      新华社快讯:韩国“共同调查本部”6日向法院申请延长针对尹锡悦的逮捕令有效期限。 ...

    时间:01-06
  • 外交部:中国对非友好合作一以贯之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记者董雪、朱超)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6日表示,中非传统友谊历久弥新,中国对非友好合作一以贯之。一个发展壮大的非洲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郭嘉昆在当日例行记者...

    时间:01-06
  • 约旦河西岸一犹太人定居点发生枪击事件致3死7伤

      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6日电(记者陈君清 王卓伦)据以色列急救服务机构“红色大卫盾”消息,约旦河西岸凯杜米姆犹太人定居点附近公路6日发生一起枪击事件,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另有7人受伤。  事发时,2名枪...

    时间:01-06
  • 外交部:中方将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记者董雪、曹嘉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6日就世界贸易组织成立30周年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自由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方将继续秉持入世初心,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

    时间:01-06
  • 停火谈判扯皮不断 加沙地带再遭以军空袭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日前重启新一轮间接停火谈判,冲突双方5日就哈马斯是否提交拟释放的以方被扣押人员名单说法不一。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以军轰炸加沙地带多地,导致逾百人死亡。...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