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国际观察丨合作是应对共同挑战的必由之路——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前瞻

2025-01-18 15:11:1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日内瓦1月18日电 题:合作是应对共同挑战的必由之路——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前瞻

  新华社记者陈斌杰

  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即将于1月20日至24日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办。来自全球各领域的近3000名代表聚焦地缘政治危机、全球化“逆风”、气候变化挑战加剧、新技术重塑全球发展格局等共同挑战,探求国际社会如何发扬合作精神,以更可持续、更加包容的方式同舟共济、合作共赢。

  风险与机遇并存

  当前,地缘冲突和全球化“逆风”等成为困扰全球发展的重要风险挑战。

  在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的《2025年全球风险报告》中,研究人员把武装冲突、极端天气、经济对抗、错误和虚假信息、社会极化列为今年全球面临的五大风险。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萨迪娅·扎希迪表示,多个地区地缘冲突仍在蔓延,成为今年世界面临的最大风险,持续给全球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世界经济论坛16日发布《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显示,超半数受访首席经济学家不看好2025年经济走势。分析显示,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经济碎片化趋势正在加剧,公共债务和高通胀拖累经济增长,各地区经济复苏将呈现不平衡特点。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告诉新华社记者,全球供应链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一旦真的出现“脱钩断链”,将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他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表示,“脱钩”和高关税可能使全球经济萎缩7%。

  有风险,也有机遇。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以“智能时代的合作”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带来的发展潜力。布伦德认为,如果妥善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未来十年全球生产力将增长10%”。

  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表示,数字化是世界经济发展重要动力,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技术引擎。人工智能在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着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和方式。

  这是1月8日拍摄的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Old World Labs展区的机器人展示。新华社发曾慧摄

  以合作应对挑战

  布伦德说,当前全球面临的不少重大风险跨越国界,国际社会应当同舟共济,找到解决全球问题的全球方案。他强调,合作是应对共同挑战的必由之路。

  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将围绕重塑全球增长、助推智能时代产业发展等领域,充分探讨各国如何在智能时代弥合分歧,寻找新合作方式以增强经济韧性,引导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向善发展,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

  世界经济论坛研究显示,全球合作秩序正遭遇挑战,各国必须找到新的方式重建信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风险倡议总负责人马克·埃尔斯纳说:“我们正置身于一系列相互交织的危机之中,亟需采取协同一致的集体行动,重建信任并促进合作。如果我们不作为,后果将波及子孙后代。”

  作为近几年国际合作的新课题,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将成为本次年会的热点话题之一。梁国勇认为,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需要多边和双边的共同努力。联合国等多边机构在全球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治理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推动通过了《全球数字契约》。他指出,大国间深化合作对于推动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和国际治理非常重要。

  1月2日,满载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出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健民摄

  中国贡献备受关注

  多位专家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为推动全球合作、应对共同挑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布伦德表示,中国信奉互利共赢的合作之道,在南南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开展了紧密合作,通过投资等多种方式,促进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布伦德还说,面对“脱钩”和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风险,中国外贸展现出韧性。布伦德看好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他表示,中国采取刺激国内消费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振经济。他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将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动能。

  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表示,近年来,中国不仅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而且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说,中国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并强调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并重的原则。“这一倡议既是对全球挑战的正面回应,也为国际社会在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上提供了重要参考。”

  • 相关阅读
  • 尼日利亚一油罐车爆炸已致数十人死亡

      新华社阿布贾1月18日电(记者杨喆)尼日利亚官员18日表示,尼日利亚中北部尼日尔州一辆油罐车当天发生爆炸,目前已报告数十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尼日尔州州长穆罕默德·巴戈18日发表声明说,事故发生在该州迪科地区的...

    时间:01-18
  • 以色列特拉维夫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18日电(记者陈君清 王卓伦)据以色列多家媒体18日报道,以色列特拉维夫市当天发生一起持刀伤人事件,持刀者在刺伤一人后被持枪市民打死。  当地警方称,持刀者来自约旦河西岸城市图勒凯尔姆。以色列...

    时间:01-18
  • 新华社快讯:尼日利亚一油罐车爆炸已致数十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尼日利亚官员18日说,尼日利亚中北部尼日尔州一油罐车当天发生爆炸已致数十人死亡。 ...

    时间:01-18
  • 以军称又拦截一枚从也门发射的导弹

      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18日电(记者陈君清 冯国芮)以色列军方18日下午说,当天拦截了第二枚从也门发射的导弹。  以军在社交媒体上说,导弹在进入以色列领空前已被拦截,以南部城市埃拉特和内盖夫地区一度响起警报。  当天...

    时间:01-18
  • 通讯丨中德友人共庆“欢乐春节”

      新华社柏林1月18日电 通讯丨中德友人共庆“欢乐春节”  新华社记者褚怡 邰思聪 袁亨瑞  德国柏林红色市政厅披上了节日盛装,张灯结彩间洋溢着浓浓春意。  2025蛇年“欢乐春节”新春庆典晚会暨春节招待会1...

    时间:01-18
  • 新华社消息丨埃及安全部门消息人士:拉法口岸将于19日重新开放

      编导:唐子晔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01-18
  • 特写丨“洋夫妇”舞狮助兴迎新春

      新华社布拉迪斯拉发1月18日电 特写丨“洋夫妇”舞狮助兴迎新春  新华社记者王丽丽  17日晚,在中国驻斯洛伐克大使馆举办的华侨华人春节招待会上,一黄一红两只“狮子”闪亮登场,时而威...

    时间:01-18
  • 埃及安全部门消息人士:拉法口岸将于19日重新开放

      新华社开罗1月18日电(记者姚兵 董修竹)埃及安全部门一名消息人士18日告诉新华社记者,连接加沙地带和埃及的拉法口岸将于19日重新开放。根据此前达成的停火协议,当天预计有约600辆运送援助物资的车辆从拉法口...

    时间:01-18
  • 乌空军称基辅“工业企业生产大楼”遭俄导弹袭击受损

      这是1月18日拍摄的乌克兰首都基辅市舍甫琴科夫斯基区一栋遭“伊斯坎德尔”导弹袭击的办公大楼,该办公楼比邻乌克兰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制造工厂“阿尔乔姆”公司。新华社记者 李东旭 摄  新华社...

    时间:01-18
  • 记者手记丨能源转型,必须加速从共识变为行动

      新华社开罗1月18日电 记者手记|能源转型,必须加速从共识变为行动  新华社记者陈梦阳 王尚  第十七届世界未来能源峰会日前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闭幕。这一创立于2008年的能源峰会,如...

    时间:01-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