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通讯丨“我两次庆祝春天的到来”——中伊新年文化的交响

2025-01-23 20:14:3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德黑兰1月23日电 通讯丨“我两次庆祝春天的到来”——中伊新年文化的交响

  新华社记者陈霄 沙达提

  伊朗青年沙欣·霍达班德今年28岁,其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伊朗人。他的相貌很好地继承了父母双方的基因。日前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一个新春游园会上,这位睫毛卷翘、头发浓密的青年笑着告诉新华社记者:“幸运的是,我每年能两次庆祝春天的到来。”

  中国春节象征着团圆与新生,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于家庭、亲情和未来的深切期盼,也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性。

  而在伊朗,当地人也会庆祝一个“春天的节日”——诺鲁孜节。“诺鲁孜”在波斯语中意为“新的日子”,诺鲁孜节是伊朗及多个中亚国家的重要传统节日,标志着春天到来和自然复苏。

  据霍达班德介绍,诺鲁孜节在每年春分到来之时,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由于我的父母拥有不同的国籍,我们家过年会融合中伊两国的传统文化。母亲会做中国菜,与伊朗菜一起享用。”

  他说,在两个节日中,家庭成员都会聚集在一起庆祝新年的到来,长辈向年轻人赠送象征好运的节礼,人们探亲访友,分享新年即将开始的喜悦。

  伊中友好协会副会长迈赫迪·纳迪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春节与伊朗诺鲁孜节都是重要、自然、传统和文化的节日,具有许多相似的习俗,比如穿上色彩鲜艳的新衣、拜访亲友、长辈给孩子们赠送红包或节日礼物、假期旅游等。

  纳迪说,春节和诺鲁孜节的另一个相似之处是节日前夜的美食,以及两国人们对“团圆饭”的重视。在这顿饭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食物就是鱼。鱼在中国和伊朗的文化中都是财富、健康和长寿的象征,人们相信吃鱼能带来好运和福气。

  纳迪还说,伊中两国的节庆中也都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这象征着驱逐邪恶”。人们燃放烟花爆竹,并点燃火堆,跳跃其中,象征着去除身体和心灵的不幸与痛苦。

  这些相似的风俗拉近了中伊人民的距离。“在两千多年的文化交往中,中国春节和伊朗诺鲁孜节的相似之处让两国人民更加亲密。这些共同点是伊中两个文明古国之间交流和相互理解的印证。”纳迪说。

  12岁的哈尼娅也是中国母亲和伊朗父亲的掌上明珠。她告诉记者,“过年时,我们会在墙上挂画,准备不同的菜肴,还会交换礼物。我的伊朗亲戚们也会向我和我母亲祝贺新年的到来。”

  哈尼娅比较了两种文化的庆祝方式,认为它们很相似,只有一些传统和菜肴的细节有所不同。她说:“两国的新年庆祝活动都很美。”

  • 相关阅读
  • 巴拿马确认1989年美军入侵事件中一名失踪者身份

      新华社巴拿马城1月23日电(记者许咏政)巴拿马“1989年12月20日委员会”23日宣布,通过脱氧核糖核酸(DNA)鉴定方式确认1989年美军入侵巴拿马事件中一名失踪者的身份。  据报道,这名失踪者的遗骸2020年在一次挖掘工作中被...

    时间:01-24
  • 伦敦股市23日上涨

      新华社伦敦1月23日电(记者郑博非)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23日报收于8565.20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20.07点,涨幅为0.23%。欧洲三大股指当天全线上涨。  个股方面,当天伦敦股市成分股中地产类个...

    时间:01-24
  • 通讯|连接荷兰郁金香与中国功夫的友谊之桥

      新华社海牙1月23日电 通讯|连接荷兰郁金香与中国功夫的友谊之桥  新华社记者王湘江 朱超  有人因郁金香开启与中国长达40年的“花之缘”,有人数十年如一日向“洋弟子”传授中国功夫和文化,有人不辞辛苦带领欧...

    时间:01-23
  • 阿富汗警方证实一中国公民在阿遭枪击遇难 

      新华社喀布尔1月23日电(记者聂新宇 李昂)阿富汗塔哈尔省警方发言人22日向新华社记者证实,当地时间21日晚,一名中国公民在塔哈尔省遭枪击遇难。  该发言人表示,这位中国公民在乘车前往塔哈尔省达什...

    时间:01-23
  • 俄总统新闻秘书:俄方在等待美国的对话信号

      新华社莫斯科1月23日电(记者赵冰)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3日表示,俄方已准备好与美国进行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并正在等待美方就此发出信号。  佩斯科夫说,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特朗普曾...

    时间:01-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