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国际观察丨乌克兰矿产协议:披着和平外衣的资源争夺

2025-02-26 21:43:1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题:乌克兰矿产协议:披着和平外衣的资源争夺

  新华社记者

  美国媒体25日引述匿名乌克兰和美国官员消息报道说,美乌双方已就一项美向乌索要矿产资源的协议达成一致,乌总统泽连斯基将于28日赴美同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该协议。另据报道,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26日表示,乌克兰和美国“已准备好”矿产协议的最终版本,该协议将于26日晚些时候获得乌克兰政府批准。

  分析人士指出,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三年后,这份拉锯数周、被白宫宣传为“将带来持久和平”的协议,实则是乌克兰在美国不断施压下的“城下之盟”。美国新一届政府推动解决乌克兰危机,其动机并非为了和平,而是图谋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美国优先”的做法早已不是新鲜事。

  这是2024年4月2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国会大厦。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拉锯后的协议

  什梅加尔说,过去两周,乌美政府就签署相关协议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实际上制定了最终协议版本”,该协议名为“关于设立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规则与条件的协议”。

  什梅加尔同时表示,乌方不考虑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签署任何协议,美国支持“乌克兰获得安全保障以建立持久和平的努力”。

  “这是一笔数额非常巨大的交易。”特朗普25日在白宫对记者说。

  据媒体此前报道,按照协议,美乌将共同设立一项基金,乌方会将本国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未来收益的50%注入该基金。美国将最大程度地拥有该基金产生的经济利益,将部分收入用于对乌克兰的再投资。协议不再包括乌克兰向美国所有的基金注资5000亿美元的内容,同时也不再要求乌方以两倍数额偿还未来任何美对乌援助。

  强力施压

  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不久就紧盯乌克兰的矿产资源。特朗普、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美国政府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凯洛格等轮番登场,通过电话外交、社交媒体发帖、到访基辅等各种形式展开外交攻势和强力施压。

  2025年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第一资本体育馆,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新华社记者李睿摄

  一段时间以来,美乌围绕矿产协议分歧突出。美国想利用矿产协议逼迫乌克兰交出本国矿产开采权,以补偿美国对乌援助,泽连斯基则认为美方“要价”过高,还不包括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因此拒绝美方此前提出的协议版本。

  为了逼迫乌克兰速签矿产协议,美国开启了“强压”模式:推动同俄罗斯直接谈判,将乌克兰排除在谈判桌外;在言论上连连向泽连斯基“开火”;威胁禁止乌方继续使用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链”卫星网络服务;在联合国大会乌克兰问题紧急特别会议上对乌克兰等多国提交的决议草案投反对票……特朗普此前表示,将向乌克兰索要“任何我们(美国)能得到的东西”。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发表评论说,美国已变成基辅资源的交易型掠夺者。美国《华盛顿邮报》也刊文指出,美国新一届政府颠覆了美国近一个世纪以来处理全球事务的方式,使世界回到了强国向弱国索取贡品、通过胁迫扩张领土的时代。

  美式勒索皆为利来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加速推进对乌矿产资源控制,一方面是想实现对乌援助的所谓“回本”,另一方面旨在争夺关键矿产进行战略布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欧洲研究所所长亚当·图泽将该矿产协议形容为“一次非同寻常的勒索行为”。《华盛顿邮报》认为,特朗普政府将全球事务简化为成本收益核算,凸显了“美国优先”的政策立场。

  美国盯上的乌克兰矿产资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辅经济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乌克兰拥有超过100种关键矿产资源,其中包括被广泛用于建筑、航天工业的钛和用于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的锂。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刊文说,关键矿产是“21世纪经济的基础,在地缘政治中有着重要战略意义”,同乌克兰的矿产协议是美国争夺未来产业主导权的战略布局。西班牙《机密报》网站发表文章指出,乌克兰危机已从地缘政治冲突转变为经济争端,“美国已将冲突的解决方案转向一种交易逻辑”。

  尽管美乌就矿产协议达成一致,但协议落实仍面临多重现实因素制约。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网站发表文章说,目前乌克兰安全局势不明,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矿产开采成本高昂,困难重重。

  2025年2月2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人们走过欧盟总部。新华社记者孟鼎博摄

  与此同时,欧盟也瞄上了乌克兰矿产资源。据报道,欧盟方面24日向乌政府递交了一份矿产合作协议。同日,乌总理什梅加尔在乌克兰政府与欧盟委员会举行的联席会议上说,乌克兰重建为欧洲企业提供了巨大投资空间,乌克兰将向欧洲提供切实的“战略优势”资源。

  分析人士指出,在跨大西洋关系裂痕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乌方的表态进一步凸显了美欧分歧,未来双方在乌克兰矿产上的竞争或将不断加剧。

  • 相关阅读
  • 专访丨中国免签政策对德国游客形成新的吸引力——访德国德途集团亚洲区产品经理贝茨

      新华社法兰克福2月27日电 专访|中国免签政策对德国游客形成新的吸引力——访德国德途集团亚洲区产品经理贝茨  新华社记者刘向 马悦然  “这一举措切实推动了中国旅游业,让更多人考虑...

    时间:02-27
  • 电力基本恢复 智利政府宣布解除紧急状态

      新华社圣地亚哥2月26日电 据当地媒体报道,智利电力供应26日已基本恢复,政府解除了因大规模停电而实施的紧急状态。  当地时间25日下午,智利发生大规模停电,智利政府随后宣布受影响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时间:02-27
  • 美联邦机构被要求大幅裁员 环保局裁员65%

      新华社华盛顿2月26日电(记者 颜亮)美国政府26日发布备忘录,要求各联邦机构配合政府效率部确定裁员目标,在3月13日前提交大幅裁员计划。  在当天举行的本届美国政府首次内阁会议上,被总统特朗普指定...

    时间:02-27
  • 美月球着陆器“雅典娜”发射升空 开启探月之旅

      新华社洛杉矶2月26日电(记者 谭晶晶)美国“直觉机器”公司研发的月球着陆器“雅典娜”26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发射升空,开启落月探测任务。  据美国航天局介绍,美国东部时间26日19时16分许(北京时间27...

    时间:02-27
  • 综述丨日本担心美关税政策危及经济复苏

      新华社东京2月27日电 综述|日本担心美关税政策危及经济复苏  新华社记者刘春燕  美国新一届政府近期连续挥舞“关税大棒”,不仅让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面临高额关税,也令日本对相关负面...

    时间:02-27
  • 新华社消息丨埃及表示反对任何关于由埃及临时接管加沙的提议

      编导:张艺缤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02-27
  • 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

      国际问题观察员 章思远  基辛格一针见血地指出,“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是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近来美国盟友们各有各的不幸,有的还被美“DOUBLE KILL”“TRIPLE KILL”,基辛格的话不停地被...

    时间:02-27
  • 克里姆林宫:未敲定俄美首脑会晤细节安排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26日说,俄美首脑会晤需要做好充分准备,目前未敲定会晤细节安排。  这是2024年5月11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拍摄的克里姆林宫。新华社发(亚历山大...

    时间:02-27
  • 巴方消息证实移交4具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

      新华社加沙2月27日电(记者黄泽民)巴勒斯坦消息人士27日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于26日夜间至27日凌晨在加沙地带将4具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移交给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这名消息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被扣押人员...

    时间:02-27
  • 埃及表示反对任何关于由埃及临时接管加沙的提议

      新华社开罗2月26日电(记者 董修竹)埃及官方26日表示,埃及不会接受任何关于由埃及临时接管加沙地带的提议,并重申将坚定致力于全面、持久解决巴以冲突。  埃及中东通讯社26日援引埃外交部发言人哈拉...

    时间:02-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