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中印尼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平台落地雅加达

2025-11-21 13:26:00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雅加达11月21日电 (记者曹师韵)11月20日,中国—东盟绿色化工产教联盟暨印尼扬工学院及石油化工分院成立大会在位于印尼雅加达的穆罕默迪亚大学举行。中印尼两国政府部门、院校、行业组织和企业代表参会,共同见证两国职业教育合作开启新篇章。

参会学生代表参观位于雅加达穆罕默迪亚大学的“印度尼西亚鲁班工坊”。主办方供图

“建立中国—东盟绿色化工产教联盟是顺应印尼区域绿色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教育参赞陈武表示,期待联盟打造集人才培养、技术交流、产教融合与政策对话于一体的综合性合作机制,推动中印尼职业教育合作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共建,从成果共享迈向标准共研。

印尼驻华大使馆教育文化参赞李健认为,联盟和新学院的成立,使两国职业教育合作更加专业化、更贴近产业需求,将为印尼青年提供更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雅加达穆罕默迪亚大学副校长特里亚表示:“联盟的成立将推动本地区的职业教育和绿色化工产业的协同可持续发展。”

成立大会上发布了《关于成立中国—东盟绿色化工产教联盟的倡议》,并为印尼扬工学院及石油化工分院揭牌。据悉,该学院将创新采用“园区办学”模式,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印尼江苏商会和印尼维普等产业园区共建,开设企业订单班,实施“2+1+1”分段式人才培养,学生前两年在印尼完成基础学习,第三年由中方院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在印尼进行联合培养,第四年进入在印尼中资企业顶岗实习,能力达标可优先聘用,实现“学习—实训—就业”无缝衔接。

印尼江苏商会会长郭节宏表示,这种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直接回应了企业的核心关切,将很大程度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本土化程度。合作企业代表、海螺水泥印尼区域委员王海青表示:“自2016年起,我们就深度参与学校课程设计、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既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产业环境,也为企业储备了精准匹配的技术力量,实现了校企双赢。”

“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学到过硬的技术,更清晰看到绿色化工行业的广阔前景,我对未来职业发展充满信心。”雅加达穆罕默迪亚大学学生里夫基·萨普特拉说。

据悉,作为中印尼职业教育合作的重要成果,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雅加达穆罕默迪亚大学建设的“印度尼西亚鲁班工坊”于2024年1月获全国鲁班工坊运营项目认定。目前,已建成集智能制造中心、中国—印尼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师资培训中心以及多家“走出去”企业实训基地于一体的运营体系,并建成印尼鲁班工坊数字资源库,开发多套“职业技能+中文”融合课程资源,为印尼区域累计培养300余名“语言通、技能强、文化融”的来华留学生,培训合作院校师生及企业员工超过1.6万人次,成为连接中印尼教育与产业合作的重要纽带。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倪永宏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与印尼各方的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两国教育交流与产业合作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