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俯瞰图。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供图
人民网琼海11月20日电 (徐靖雯)万泉河畔,“水—岛—林—田”的生态画卷间,现代化医疗建筑群鳞次栉比。作为我国医疗开放的“试验田”,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正以自贸港封关为契机,将国际合作的势能转化为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征程中书写着开放创新的篇章。从“永不落幕”国际创新药械展的前沿科技,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的精准诊疗,再到一龄生命养护中心的康养融合,都彰显着这座“医疗特区”对标国际、服务民生的使命担当。
2025年11月19日,博鳌乐城“永不落幕”国际创新药械展内,讲解员正在介绍“火箭心”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人民网 徐靖雯摄
展台上,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前沿药械集中展示,背后是乐城与20个国家和地区180多家药械企业的深度联结。“全球骨科巨头捷迈邦美的GPS III产品,从审批到用于患者仅用1天,帮田径运动员赶上了大赛。”在“永不落幕”国际创新药械展展厅,讲解员的介绍直指乐城政策效能的核心。“全岛封关后,‘零关税’税目比例将从21%提至74%,与特许政策形成强力叠加。”乐城管理局副局长符祝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们已引进525种特许药械,21款通过真实世界研究加速上市,封关后国际药械引进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患者负担也会同步减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国际病房内景。人民网 徐靖雯摄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让国际合作从“产品引进”向“技术共研”深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在乐城制度支持下,实现了多项国际创新药械的快速落地。医院在今年进博会期间承接了辉瑞捐赠的血友病非因子创新药物,通过乐城先行先试政策加速应用,为国际创新药物在国内的可及性提供了示范。“封关后‘一线放开’将让我们与国际市场连接更顺畅。”符祝说道。
一龄生命养护中心内,患者正在体验中医推拿。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供图
医疗与康养的融合,正让乐城成为全球患者青睐的“健康驿站”。一龄生命养护中心正在探索多元康复模式,部分康复项目融合中医特色治疗与国际康复理念,吸引了大量国际访客前来体验,跨文化康复交流氛围日益浓厚。符祝提供的数据印证着乐城国际吸引力:“2024年乐城接待医疗旅游人次达41.37万,同比增长36.8%,访客涵盖加拿大、迪拜、印尼、西班牙、俄罗斯、老挝等国家和地区,国际游客人均消费超过1.2万元。”随着封关后86国免签政策落地,这里“医疗+旅游”的国际品牌效应将进一步放大,与海外医疗机构共建的康复研究合作平台也在推动康复技术的跨国交流与转化。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乐城的国际合作生态正在形成。目前,默沙东、诺华等全球顶尖企业已在乐城设立注册公司或基金会,一些在乐城先行应用的创新器械正加速迈向国际注册与认证,产业链条从“国际创新引进”到“国内转化应用”不断延伸。符祝在介绍乐城发展规划时表示,封关后的资金流动便利、投资准入优化等制度优势将持续显现,将有利于吸引更多国际创新资源在乐城集聚,乐城正围绕创新药械的汇聚、使用、研发和真实世界数据应用等重点方向发力,努力推动园区在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国际医疗旅游目的地。
自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乐城始终锚定“聚集国际国内高端医疗旅游服务和国际前沿医药科技成果”的定位,在医疗开放创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随着自贸港封关的脚步临近,这座医疗开放高地正以国际协同为翼,用政策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用跨国合作拓宽发展空间,在健康中国建设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交汇点上,书写着让人民群众共享国际医疗红利的崭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