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斌的事迹是年青干部成长的一部活生生的教材。“一个80后的年轻干部,每天面临繁琐工作和巨大压力,不仅吃得苦、受得累,而且从无怨言、从不推诿、从未退缩,并且与身边同事相处也十分融洽,确实难能可贵,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虽然他离大家远去了,但他的精神长存,时刻激励和感召我们努力去工作!”正在西山挂职锻炼的镇党委副书记黄邑华动情地说。
“没有见过这么和气的朋友。”
熊镇长做事很认真,每做一件事,都会下到村里。我当了28年的村干部,17年的村党支部书记,没有见过这么认真的干部,没有见过这么和气的朋友。”说到熊斌,琚塘村党支部书记熊小彪泪水盈盈。熊斌分管的事项当中,民政一直都是比较棘手和费神的工作,平时总要与弱势群体打交道,工作繁琐和辛苦自然不言而喻,但他不仅没有因此而厌烦和不满,反而更加细致努力地工作,原因是他心中装着百姓,热心群众工作,对困难群众充满感情,积极为他们解困难、谋利益,被镇村群众亲切地称为“知心人”。
2009年,西山镇有8个帮助低保户建房的指标,对象必须符合既是低保户又是困难户。为此,熊斌下到挂点村实地走访,发现村民徐必龙独自一人、孤苦伶仃,而且没有吃低保,就连住的地方也和猪圈没什么两样。在了解核实情况后,熊斌立即将他列为帮扶对象,并在建一栋房补助1万元的基础上,帮他多争取到3000元,盖起了3间砖瓦房。对于这些素昧平生的贫困农民,在熊斌担任副镇长的4年多时间里提供的帮助实在太多太多,不胜枚举,就在他遇难的前两天,琚塘村民罗时富因患肺癌无钱医治,其爱人找到熊斌寻求帮助,了解情况后他当即从自己口袋里垫付500元救助金,罗时富的爱人感动得一时无语,只有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自担任副镇长以来,西山俨然成了熊斌的第二个家,短短4年多时间,西山镇1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分管教育,每当有教师生病都会亲自上门慰问,并时常与偏远村级小学教师谈心,以稳定当地师资力量,还经常走村串户、与群众打成一片,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在他的努力之下,西山镇18所村级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3个教学点改造教学危房7000余平米,全部消灭了危房。“熊副镇长分管教育后,不仅新增1个教学点、完成1所学校撤并,而且狠抓教学危房改造,现在娃娃们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再也不担心冬天透风、雨天漏雨,全都是他的功劳啊!”中心小学校长李德凰一直以这位“小老弟”为荣。
正是他处处以工作为重、时时为百姓着想的精神感动了群众,就在事发的当晚,方圆几里的200余名村民自发组织起来,用自家的门板、木料扎成水排,冒着生命危险,冲入激流协助打捞,生动体现了熊斌与群众之间的深情厚谊,也是对他工作的一种认同和肯定。
“熊爸爸,我再也不埋怨你了。”
“自从他担任了乡镇领导以后,我们已习惯了聚少离多的日子。他总是把工作摆到第一位,家里还有一个3岁的儿子,为了这事我总是埋怨他,他却总是对我说"只有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对得起党的培养和老百姓的重托"。”妻子杨芸谈到自己的丈夫时,泪水又忍不住夺眶而出。
在打捞现场,她向河面不停地喊道:“我再也不埋怨你了,父母年老多病还需要你照顾,儿子年幼还需要你呵护呀,你回来吧!斌斌,我给你带换洗衣服来了……”
“熊斌的家在新建县城,其实离乡镇不远,他自己从星期一到星期五都睡在办公室,很少回家。他是一个孝子、慈父,工作再忙,他都会忙里偷闲给父母、妻子、儿子打电话,问候一声。多好的同志啊!”说起战友,镇长余东就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