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将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个人缴费、政府对参保人员缴费补贴及其他收入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对残疾人参保给予补贴:重度残疾人参保按最低缴费(即每年200元)标准,由省财政全额补贴;中度或者轻度残疾人参保缴费可由市、县财政给予适当补贴。
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139)
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到60周岁后,符合领取条件的,则可以按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了,养老保险待遇支付终身。那么如何计算自己将来该领取多少养老金呢?
省人社厅养老保险处工作人员介绍,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省上要求基础养老金月标准原则上不低于100元,具体标准由各市确定。
参保人员将来退休时,其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139)。参保人员死亡后,个人账户中的个人缴费余额(含利息),可依法继承。
缴费超过15年可增发养老金
年满60周岁及以上人员
个人不再缴费就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也就是说,各市在实施该政策后,60岁的老人,不用缴费每月至少可领取100元养老金。
年满45周岁至60周岁
必须逐年缴费,缴费至年满60周岁,中间如果断档的话则需要补缴,补缴够自己应该缴纳的年限后才可以领取。比如王小小在该制度实施时50岁,那么他必须缴纳够10年才可以领取。
45周岁以下
需要按年度缴费,且缴费年限在15年以上并年满60周岁(含补缴),才可以按月领养老金。不一定每年都必须要缴,但到60岁时至少要缴纳15年,否则需要补缴至15年。参保年限越多,60岁之后就领得越多。
据《指导意见》介绍,各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符合领取居民养老金的高龄老人及缴费期限超过15年的参保人,可适当加发一定数额的基础养老金。同时,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将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