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情版”格林童话下架并销毁出版方道歉
近日,一篇题为“‘色情版’格林童话在新华书店开售,内容不堪入目”的新闻报道,引起网友热议。文中提到的书籍名为《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你没读过的初版原型》,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8月出版,封面显示著作者是德国的格林兄弟。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有一行字是这样的:“日本、韩国、台湾、香港销售超过300万册”。
媒体报道引起一片哗然,专家学者纷纷斥责不良出版商,称“书中阴暗面对孩子影响太大”。12月7日,《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一书的出版策划方——北京时代华语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出版方内部对该书内容进行彻查,确实发现书里存在参考的原版信息来源注疏不详、加工编辑不规范、对译稿的修辞部分未予以适当修改等问题,致使读者对《格林童话》内容产生了怀疑与迷惑,向公众表示诚挚的歉意。
出版方还表示,公司已紧急召开了发行会议,通知全国各地经销商,将《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立即下架停止销售。为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这些书将封存退回一并销毁,不再流通。
据《新民晚报》
“错位阅读”成因众多少儿读物呼唤精品
经济回报低创作队伍萎缩
“现在,已经很少有像冰心那样的大作家愿意从事少儿读物的创作了。”《童话世界》杂志社谷虹老师分析:和流行歌曲、小说、影视剧本相比,儿童文学的经济回报相对较低,像一些自由撰稿人为了维持生计,都不愿意再从事儿童文学的写作,这使得他们纷纷转型,进入成人文学领域,还有的干脆为影视服务。
竞争压力大出版商跟风炒作
《少年月刊》杂志主编陈希学表示,“目前在少儿读物创作领域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作者和出版商为了追求销量,较多考虑休闲娱乐的需要,而忽略了对孩子心灵需求的关照。”由于儿童图书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出版社为了经济利益,追逐市场热点,跟风炒作,什么赚钱做什么。另外,重新创作优秀作品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因此出版商更愿意直接将传统经典改换包装重新上市,这样成本低、风险小、收益大,但也使得整个少儿读物市场缺乏健康发展的动力。“少儿读物出版必须服务于孩子,从根本上提升少儿读物的质量,关系着民族未来一代的国民素质。”谷虹说。
专家:快乐阅读健康阅读
谷虹认为,这种与阅读者生存背景相悖的“错位阅读”,实际上反映了不同年龄的主体读者的一种处境和状态。孩子对成人世界的好奇,会促使他们选择一些成人化的读物。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我们必须正视现代孩子足够的理解力。而从另一方面看,幼儿阅读的“成人化”较多还是一些被动因素造成的,比如家长、教师代替孩子的选择,使孩子失去阅读的主动选择权。
陈希学建议,一是希望更多的优秀作者和作家投入到儿童文学创作中来,同时鼓励作家创作出贴近儿童生活、契合儿童心理、文学性和思想价值俱佳的优秀作品;二是减少儿童文学的商业性;三是成立公益性的推广阅读组织,组织专家、学者为孩子们选择好书,推荐好书,推动孩子的快乐阅读、健康阅读。另外,他呼吁出版物市场监管部门严加控制,同时,家长、学校要多留心孩子们的课外读物,多加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