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赵启正发布新闻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赵启正宣布,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将于3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13日上午闭幕,会期10天。截至12时,大会秘书处已收到提案711件,大会发言稿423件。
全国政协积极为“十二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
赵启正介绍,全国政协把为编制“十二五”规划献计献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在规划编制的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统筹各民主党派、专门委员会、地方政协等方面力量,采取专题调研、视察考察、大会发言、委员提案等方式,集中议政建言,取得积极成果。
他介绍说,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与“十二五”规划有关的提案和大会发言有650余件。会后,全国政协继续围绕扩大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等16个重要专题开展视察调研,形成一批重要意见和建议,为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赵启正表示,全国政协今年的中心任务,将继续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展开深入调研,切实履行职能,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政治协商制度化将促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在回答有关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的问题时,赵启正表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颁布5年来,各地在贯彻落实中不断创新,中共浙江省委以及其他12个省级或副省级地方党委出台了专门规范政治协商的制度性文件。
赵启正说,以广东为例,《中共广东省委政治协商规程(试行)》规定了政治协商的内容和主要形式,明确了政治协商每个程序的责任部门、工作职责,并把是否重视政治协商纳入党政领导的政绩考核内容。重大决策的出台、重要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修订、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等,都列入事先协商的内容,并规定了相应的程序。
赵启正表示,这些创新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稳妥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政协将为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多做工作
在回答有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问题时,赵启正表示,政协委员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讲话,认为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一方面要强调党和政府对社会发展的领导和管理责任,另一方面社会自身要培育健康心理、和谐秩序,创造幸福。
他表示,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就是团结和民主,肩负着做好群众工作的责任。去年以来,政协加强了对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编报了社情民意约100期,提出民生类提案1700件,受理、办理委员和群众来访42000多件。人民政协将继续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反映社情民意方面多做工作。
公共外交旨在向世界说明中国
在回答有关公共外交的问题时,赵启正说,与有些大国公共外交意欲将自己的价值观传播世界、甚至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相比,中国的公共外交是向世界说明自己,说明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发展、内外政策,回答人们对中国的问题。
他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间往来的方便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公众成为公共外交的积极参与者,这是公共外交的新发展。政协把研究、普及和实践公共外交作为一项任务。目前,全国政协已经同世界上128个国家、239个机构、13个国际或区域性组织建立了长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