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打着火把上学”照片被媒体发布,深处大山之中的安康市紫阳县瓦庙镇保坪完小的孩子们成为了媒体和网友关注的焦点,很多爱心网友也积极动员起来,希望为“打火把上学”的孩子们献上一份爱心。记者今天从一位学生家长处了解到,孩子们已经收到了爱心企业捐赠的手电,孩子们不用再打着火把上学了。
爱心企业捐赠让孩子们“告别”火把
2月21日,西部网转发了陕西日报记者袁景智的摄影作品《12岁女孩打着火把去上学》。随后,这组照片被媒体和网站广泛转载。西部网网友“痞子乐”还实地探访了“打火把上学”的孩子们,并在西部网、新浪网等网站发布了自己的视频作品,引发了更多网友的关注,很多网友都希望帮助这些孩子。
正在网友们积极讨论如何向这些孩子伸出援手的时候,记者得到了安康紫阳县瓦庙镇眼堰塘村学生获赠手电的消息。今天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当地学生郭世萍的母亲王祖春。王祖春说,孩子们上周五(2月25日)从学校领到了由杭州某企业捐助的手电,每名学生都领到了一把,分为充电、太阳能充电两种。她的孩子早上上学用上了手电,不打火把了。
当记者询问她们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时候,她说,“不用了,现在这边都很好!”
有浴室有篮球场的保坪完小最缺老师
据了解,“打火把上学”的孩子们所在的安康市紫阳县瓦庙镇保坪完小很早就进入了公益网友群体关注的视线。有网友实地探访过这所大山深处的学校后说感触最深的是这里居然有浴室。
“居然有浴室,在大山深处的学校里,这可是个新闻。向校长向我展示这间小小的,刚修好的浴室,里面有个刚装上的电热水器。他很自豪的说,我知道咯,城里来的老师饭可以不吃,澡不能不洗啊。所以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让支教老师能安心生活。”
“除了有个让人惊讶的浴室,学校还有个修得不错的篮球场,但全校师生加起来二百多号人,却只有一个篮球。”
网友日志中说,“向校长显然明白只有照顾好老师的生活,才能让她们留下来安心教书,而他的热情,在短短的几分钟接触中,就让我们有了回家的感觉。说起来,学校目前有10个老师,但其中4个县里公派来的支教老师,服务一年就回去,向校长无不忧愁的说,到时候就只剩6个老师了。你可一定要帮我们多找几个志愿者啊。”
网友提供的学校档案
学校规模:
6个班,196个学生,10个老师(县里公派支教老师4个,为期一年)
距镇上路程:
摩托车20分钟/步行100分钟
通讯:
通手机信号。
娱乐:
有电视机,能接收中央1套等频道。有电脑1台,无网络。
生活:
有老师宿舍,有老师食堂,有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