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河南省孟州市等地养猪场用“瘦肉精”饲养生猪,有毒猪肉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据了解,济源双汇公司已于17日起召回市场流通产品。截至目前,已召回肉制品2000多吨、冷鲜肉70多吨。
双汇“十八道检验”言过其实
针对公众关注的“十八道检验”,双汇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程序确实都有,但只是就企业内部加工环节而言。
2002年,农业部明确禁止养殖业使用“瘦肉精”。2009年,河南省多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强化“瘦肉精”监管。按职责分工,其监管的环节依次为:养殖、屠宰、流通、药品销售以及相关案件侦破等。
济源按2%比例检“瘦肉精”
济源市畜牧局局长陈晓棉承认,上述链条看似完备,但监管仍存漏洞。据他介绍,针对“瘦肉精”,畜牧部门一般实行产地检验,济源市畜产品检验检疫中心每月一次的抽查,按省里制定的2%抽查比例执行。外地流入本地的生猪,只要其提供合格的检验检疫证明,并且耳标齐全,一般不再检验。进入屠宰环节后,则主要依靠企业自检。
济源双汇抽检比例为4.5%
“企业自检是通过化验生猪尿样定性分析。公司一直执行集团标准,即按4.5%。的比例抽检。”济源双汇公司原总经理曹连友称,“由于实行以销定产,每天加工生猪在2000头至6000头,如果提高抽检比例势必耗时耗力,难以保证生产进度。”
前来河南督导调查的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表示,全国每年出栏生猪在6亿头,面对如此大的数量,“只要是抽检自然会有漏洞”,而“瘦肉精”事件的发生,正是暴露出了整个监管链条上存在的缺陷。
■ 调查
屠宰厂不检测 “瘦肉精”破防线
央视曝光南京部分屠宰厂,“瘦肉精”监测无具体部门负责
本报讯 据央视报道近日,央视报道了大批吃过“瘦肉精”的“健美猪”通过层层关卡,进入南京的一些菜市场。
记者调查发现,在屠宰这一最后环节,“瘦肉精”监测似乎没有一个部门来具体负责。
现场调查
屠宰厂不检测“瘦肉精”
根据有关规定,屠宰场必须是国家定点,而且要派驻检疫人员,进场的生猪必须检疫合格后方可宰杀。
在南京建邺区兴旺屠宰场记者发现,这些所谓的“健美猪”并没有被检测“瘦肉精”,就被宰杀了。派驻屠宰场的检疫人员对宰杀后的猪肉也没有进行“瘦肉精”检测,就直接打上“肉检”、“验讫”的印章。并且开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