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存在一系列的行业差别和单位类型差别,但总体来看,2010年无论是私营单位还是非私营单位,工资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数据显示,2010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同比增长14.1%,增幅较上年同期的6.6%大幅提升了7.5个百分点;而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工资增速平稳,达到13.5%,也比上年同期的12%提升了1.5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在非私营单位中,采矿业和农林牧渔业工资增长最多,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6.4%和16.3%,金融业工资增长了15%,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私营单位中,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工资增长最多,达到17%;制造业次之,达到16.4%。不过值得关注的是,私营单位中的金融业虽然工资绝对量不低,但是仅增长了0.2%,大幅低于其他行业。
>>解读
经济发展和物价共同推动
赵立朋表示,去年各行业工资增长较快,一方面是因为经济面整体向好,去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3%,在这样一个经济增速下,城镇职工能够分享经济成果,足以支撑职工收入的较快增长;另一方面,也有物价上涨的因素,举例来说,如果企业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各环节和终端产品价格也会相应上涨,即便销售数量不变,也会带来销售额的增长,因此工资增长也是必然的。
北京落点
去年北京非私营单位年人均工资65683元
国家统计局没有公布私营单位分区域的人均工资数据,只公布了非私营单位分区域的人均工资数据。
数据显示,上海、北京、西藏仍然是非私营单位人均工资最高的三个地区,其中上海2010年非私营单位年人均工资为71874元,同比增长13.1%;北京非私营单位年人均工资为65683元,同比增长13%;西藏非私营单位年人均工资为54397元,同比增长11.6%。
从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四大区域看,无论是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东部地区的人均年工资都是最高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序为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分别为42810元、33130元、31882元和31594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分别为22708元、18640元、18532元和17252元。
释疑
1.平均工资的统计口径是怎样的?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据国务院相关规定,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如一个完整的日历年度)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具体包括以下六项:
(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
(4)津贴和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以及附加工资、保留工资。
该负责人表示,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还包括了个人应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和税金等费用。
2.平均数能够反映出个体差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