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散6年母子团聚
上小学后,每当老师布置写与父母有关的作文时,要强又孤单的张绍华便会趴在桌上,大哭好一阵才能缓过神来。他竭力搜索着和妈妈有关的记忆碎片,想去珍藏,却发现少得可怜。
让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音信全无了6年的母亲竟会回到自己身边。在他上三年级的一天,他被老师叫到室外,指着一个不能直立行走的女子对他说,“这是你妈妈,带她回家吧”。原来,因多年在第三任丈夫家中未产下一子,她被送了回来。
顾不上取书包、也未细问来龙去脉,生怕妈妈再被“抢走”的张绍华忙把她带回家。扶她坐在凳子上后,用开水泡了馒头加糖,见妈妈吃得很开心,一直在笑,张绍华也就跟着一起笑。“就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我也是个有妈妈的人了”。
从那一天起,身材瘦削的张绍华成了妈妈的保护者,有哪个小孩敢说她是哑巴,他就会和他们打架。“她很安静,看见小孩子就笑呵呵的,不像村里面另外两个哑巴,经常嚷嚷,还打小孩子”。
因妈妈肌肉变形,不能直立行走,懂事的张绍华便在每次吃饭时,将饭菜夹到碗里,端到妈妈身边。
考上大学走出大山
有爱不能说,有苦不能言。虽然一生的青春被毁殆尽,但心底的爱美之心仍未泯灭,每当闲暇时,哑女便掏出红色的头绳,将凌乱的长发梳理整齐。
看到这一幕,张绍华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让妈妈过上好日子。此后,张绍华发奋学习,在生活上也更加勤俭,目的是用节省下的钱给家人买些好吃的。
“我知道妈妈肯定会想儿子,记得从前离开村子去上高中,每次放假回家,剥一块儿糖果放她口里,她都会很高兴,笑得合不拢嘴”,张绍华说,在最痛苦最绝望的时候,妈妈是他内心坚强的支柱,仿佛找到了生命的原动力。
长期过度疲劳虽然换来了好成绩,却让张绍华的身体吃不消。高中时,张绍华就出现头痛、心脏突然颤抖等不良反应,但他却不敢告诉妈妈,怕她担心。
虽然不能言语,但哑女却无声地传递着对儿子的爱。在张绍华离开家去学校的头几天,哑女都会拖着残疾的双腿,在村口到处找儿子。
“妈妈其实心灵手巧,会纳鞋底,补衣服,拧绳子,还会自己洗衣服,甚至还会烧火呢!”张绍华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从河南郑州大学毕业后,张绍华又以优异的成绩被中科院空间物理系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博士儿子多方求医
就在一切向好的时候,厄运再度降临至这个饱受岁月摧残的哑女身上。
2008年,哑女的左额头处突然长出一块指甲大小的异物。家人带哑女到县医院,做了切除手术。可不到半年,在同样的位置,又长出与此前相同的异物。
今年春节过后,哑女头上的“犄角”长得飞快,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就由原来的几公分长,猛然增长至逾20公分长。因农村多有“异物生邪”的说法,且担心村民们受“惊吓”,哑女的出门次数也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