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理班上的同学们,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制订了一张“排班表”,全班38名同学分作17个组,每天轮流负责王理上课、自习、食宿的接送。
去年12月一天深夜,王理突然发高烧,毕明哲和同学们马上赶过来,将他送到学校医务室。
经过紧急处理,王理的病情缓和下来,但需留观。看到毕明哲疲惫的样子,王理的班长于欣池让他回去休息,自己负责照看。可毕明哲不放心,坚持留在医务室,通宵未眠。第二天一早,他又将王理送回寝室,帮他用热毛巾擦洗身子后,才赶去上课。
对于其他同学,毕明哲也是有求必应。在一次班会上,他还响亮地“宣告”:“有困难,找老毕”。
同班同学王吴歌还记得,今年4月一天上课时,她发现毕明哲的座位空着。她当时准备发动同学对“逃课”的“老毕”进行“谴责”。
后来,她才知道,前一天晚上,一名同学因突发急性肠胃炎,是毕明哲将他送到校医务室,守护一晚。第二天一早,又帮助送到市区医院治疗。为此,才耽搁了上课。
“一路走来,尽管很辛苦,但我觉得并不孤单。”毕明哲坦言,“在照顾王理的过程中,不断有人伸出温暖的手。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令毕明哲欣慰的是,王理也坚定对生活的信心,认真学习。现在,他还主动担负了学院“心理咨询室”的工作,用自己的经历来帮助其他同学。前不久,他被评为全省优秀共青团员。
在接受采访时,毕明哲说自己其实“很普通”,和其他大男孩一样憧憬着人生的花季。他只是怀着一种朴素的信念,坚持地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在面临人生的一次次抉择的时候,选择坚守曾经许下的诺言。从他的身上,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种道德的力量,也看到了"90后"青年的担当和精神风貌。(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