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西安高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年-2030年)》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原则通过。未来,西安高新区将发展形成“一心、二轴、三带、五区”的结构模式,形成居住、商务、产业三大功能主体和13个功能组团,面积将扩展至200平方公里。
“一心”:沣河、太平河、■河交汇的中心绿地公园,是整个片区的中心;
“二轴”:城际铁路交通景观轴和西太路总部经济商务轴;
“三带”:沣河景观带、太河景观带、■河景观带;
“五区”:指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区、数字动漫产业区、总部商务办公区、通信产业区、节能环保产业区。
去年营业收入破4000亿
目前,高新区包括西安主城区范围内的80平方公里、7平方公里的长安通信产业园、20平方公里的草堂科技产业基地,总面积为107平方公里。
经过20年的发展,这片区域已成为陕西和西安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2010年,西安高新区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全年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三大指标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位列全国第三。西安高新区利用全市16.3%的建设用地,创造了全市1/3的产值,土地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将形成13个功能组团
“十二五”期间,随着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草堂科技产业基地、长安通信产业园、西太路沿线商务区、先进制造产业园、木塔城市综合体、创业新大陆等功能区的相继开工建设,高新区产业发展和用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亟须新的发展空间。
根据《西安高新区发展总体规划》,高新区面积将扩展至200平方公里,打造智慧之城、科技之都。规划依托沣河、太平河、■河以及城际铁路、西太公路,将高新区划分为“一心、二轴、三带、五区”的结构模式。“一心”指沣河、太平河、■河交汇的中心绿地公园,是整个片区的中心;“二轴”指城际铁路交通景观轴和西太路总部经济商务轴;“三带”指沣河景观带、太河景观带、■河景观带;“五区”指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区、数字动漫产业区、总部商务办公区、通信产业区、节能环保产业区。
利用道路和绿化分隔,未来高新区新区将形成高科技产业区、生态国际社区(2个)、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区(2个)、数字动漫产业区、商务办公核心区、中心绿地公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常宁综合配套区、新能源产业区、旅游产业区、节能环保产业区等13个功能组团。高新区居住、商务、产业三大功能主体将更加突出。
根据规划,扩区范围内公共绿地、生态绿地、防护绿地、农林地总面积将达到104平方公里,超过总控制面积的一半。
星级酒店将“扩编”
“十二五”期间拟新建高星级酒店61座
本报讯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加快旅游配套设施,新建高星级酒店61座,建设3座以上的汽车旅馆。昨日,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了《西安市政府关于加快高星级酒店及汽车旅馆发展的实施意见》。
将新建高星级酒店61座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未来西安将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力争“十二五”期末,我市将新建高星级酒店61座,其中超五星级酒店1座,五星级酒店32座,四星级酒店22座,待定星级6座;建设3座以上的汽车旅馆,将西安建成空间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餐饮、娱乐、住宿功能齐全的宾馆产业集群。
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我市鼓励企业投资建设高星级酒店和汽车旅馆,在规划审批、建设管理、土地财税等方面将给予相关优惠政策,促进西安旅游宾馆业快速发展。开辟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从立项、选址、用地、规划、建设审批等环节并联审批,减少审批环节,确保项目尽快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