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察实情,“解”求实效
2月初,陕西省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提出今年创先争优活动以“三问三解”为载体,以群众评议创先争优、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党政机关干部下基层、建立长效机制等为重点,继续扎实有序推进。
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锦斌表示,要通过开展“三问三解”活动,促进干部多谋为民之策、多出惠民之举、多办利民之事,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陕西各级各部门将活动与深化创先争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相结合,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法,力推活动干出实效。铜川市在“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中,当地从市、县455个部门抽调3283名干部,对543个村、54个板块型社区和206个重点企业开展了“集中走访周”。据统计,全市机关干部先后走访群众2.65万人次,“三问于民”16636户,召开座谈会1086场,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超过2800条。
汉中市将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作为落实“三问三解”活动的具体实践,面向社会公布农民工欠薪投诉专线电话,建立起一条农民工维权的“绿色通道”。近两个月来,该市先后接待农民工来电、来访6000余人次,接待10人以上群体讨薪案件26起,涉及农民工2000余人,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2300多万元。
按照“集中进、长期包、坚持派”相结合的要求,咸阳市确定部门单位驻点帮扶关系“一定三年不变”,建立起机关干部经常性联系服务群众特别是重点帮扶户的长效机制。截至2月下旬,咸阳市有3.8万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走访了2768个村、771户企业和155个社区,办实事好事720件,提供帮扶资金872万元。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石英认为,“三问三解”活动突出了一个“实”字。“‘三问’是摸实情、‘三解’是办实事,体现了求真务实的作风,是将创先争优具体化、实践化。”
“干部奔上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共产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老百姓着实高兴!”咸阳市彬县小灵台村老党员李满存这样夸赞驻村干部。
铜川市印台区楼子村果农孙继军的一番话,说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从苹果修剪技术到机械操作技术,农民急需啥驻村干部就来讲授啥,政府真是帮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