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包机后,特警给糯康戴上眼罩,并把其前面座椅后背绑上枕头,以防发生意外。糯康周边,前后左右围有4名特警看守。而专机上的卫生间门两旁,以及洗手池边,也都绑上了枕头。整个飞行过程中,糯康相对比较安静。
12时许,包机从万象国际机场起飞,下午4时许,包机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记者在机场看到,多辆警车以及999急救车都在机场待命。糯康被带下飞机后,已经等待多时的中国警方现场向其宣读了逮捕令,指出其涉嫌贩卖毒品、劫持船只、杀人等,并让其在逮捕证上签字画押。随后,糯康被警方带走。
跨国缉凶
>>惨案发生:200多人分赴三国
“我们盯上糯康,是掌据了足够的证据”,昨天在专机上,专案组组长、前线总指挥、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说,他疲惫的脸上难掩成功破案的兴奋。
去年10月5日上午,“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搭载13名中国船员的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劫持枪击事件,致使13名船员全部遇难。事后,从两艘商船上找到95万粒脱氧麻黄碱(又被称为“冰毒”)。
惨案发生后,专案组派出了200多人,共6个工作组,分赴老挝、缅甸和泰国,有的是从事秘密侦查,有的是与当地警方合作。在中国与缅、老、泰等国的合作下,糯康集团的二号人物伞康、三号人物依莱先后被抓获。从此前的审讯中得知,“10·5”惨案正是糯康在背后秘密策划组织的。专案组随即盯上了糯康。
>>多次逃脱:抓糯康一次次失败
破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刘跃进说,由于此案发生在境外,又是金三角这个特殊地区,一切调查工作全在境外进行,“跟在国内完全不是一回事”,他和专案组的人都觉得,很多事情想做,但有时有一种无力之感,无从下手。
据刘跃进介绍,曾经有几次极好的机会,专案组知道了糯康的位置,但等到抓捕时,却因为有人事先通风报信,使其逃脱。究其原因,专案组认为,是糯康的根基太深造成的。
糯康为了在当地生存发展,获得当地居民的支持,经常拿钱出来贿赂当地的基层军人、警察和“村干部”,与当地的老百姓称兄道弟。糯康集团施以小恩小惠,看哪里桥塌了、路坏了,就拿钱来修。一来二去,就得到了当地人的信任。一旦有要抓糯康的消息,都会有人给他通风报信。这也是糯康能够在当地存在多年的原因。
眼看一次次失败,专案组举步维艰。“走一步都很困难,表面上看不到一点希望和亮光,就像落海的人看不到岸一样”,刘跃进说,在春节后的3、4月份近两个月的时间内,是最困难的时期,“有时候会问,还有希望吗?”
但一想到遇害的船员和政府的重托,刘跃进和专案组就咬牙坚持,并总结经验教训,试图寻找一些破案的新方法,“关键是克服自己的心理问题”。
>>挤压清剿:出走缅甸落网老挝
针对屡屡有人走漏消息,专案组决定,能让一个人知道的事,绝不让第二个人知道,能让两个人知道的事,绝不让第三个人知道。
专案组不再将目光放在一次次抓捕上,而是决定挤压糯康在本地的生存空间。糯康主要在湄公河的缅甸和老挝地界活动。由于中国与老挝警方的合作多,打击力度大,“10·5”案件后,糯康基本上龟缩在缅甸的大本营。为了将其赶出来,中国督促缅甸方面,对糯康所在的地方展开一次次清剿,目的不再只是一次把糯康抓获,而是要将其赶出大本营。
果然,虽然糯康未被抓获,但面对一次次清剿,糯康的手下也被抓了不少,他藏身的空间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