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湖北武汉市蔡甸区柴林湾,宽阔的河道里汉江水温顺地流淌着,岸边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工人们正头顶烈日,紧张地用干砌石护坡。“别看现在水势这么平和,一旦发生汛情河流马上就变脸。”湖北省防办副总工程师江炎生说,2011年,受长江支流汉江秋汛影响,柴林湾北岸部分河段发生崩岸险情,威胁蔡甸区及武汉市汉阳防洪保护圈的防洪安全。“主汛期马上就要到了,除险工程得加速扫尾,必须按照防大汛的要求来准备。”
这样的警觉,并非杞人忧天。随着主汛期的到来,最近,我国南方地区的广西、广东、贵州、湖南、重庆等地出现较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灾害严重,为防汛抗洪抢险敲响了警钟。来自国家防总的信息显示,今年汛期全国多雨区范围较去年明显偏大,区域性强降水过程较常年偏多,洪涝灾害可能重于去年,不排除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
“今年长江流域汛情来得早,来得猛,防汛形势严峻。”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吴道喜说。据介绍,长江流域两湖水系今年汛期降雨过程频繁,雨量偏多,资水、沅江、修水、乐安河等多条支流出现超警戒洪水。前期来水总体偏多,中下游干流水位偏高1至3米,小型水库出险多,灾害损失较严重。日前召开的长江防总指挥长视频会议指出,今年的天气形势与1998年和1954年比较相似,长江干流水位持续偏高,同时,由于十几年来未发生流域性大洪水,长江发生大洪水的几率越来越大。
淮河的防汛压力也在增大。自2007年以来,淮河就没有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据预测,今年夏季,黄淮东北部降水偏多二至五成。此外,今年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1998年以来最大的早春汛,据水文资料分析,我国发生较大早春汛的年份,夏季均发生了大洪水。“上述预测和分析表明,今年淮河流域可能出现较严重洪涝灾害。”国家防办副主任张家团表示。
此外,由于去年以来各流域省份都经过市县乡三级换届,干部变动相对较大,有些新任领导干部还缺乏防汛实战经验,虽然各地都进行了相关的汛前培训,但是能否真正进入角色,熟悉基本情况,做到科学决策,有效应对,将是影响防汛效果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很多流域由于长时间没有发生全流域大洪水,一些干部群众思想出现不同程度的松懈,一旦发生大洪水,也是极大考验。《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