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安斌: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生态。新闻发布会虽然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但就传播模式而言,还属于“前网络时代”的单向传播模式。在深圳“5·26”交通事故的案例中,尽管政府部门召开了多次新闻发布会,但效果不理想,其原因就是微博为政府的新闻发布“设置议程”,新闻发布会中被动回应质疑多于主动设置议程,背后的问题就是政府采用的还是“前网络时代”的传播模式,跟不上媒介生态的变化。
寇佳婵:“做”与“说”两个方面要同时并行,政府做好的事情,一定要把它说好,而没有做好的事情,需要正视问题,坦诚面对舆论监督,积极改进。同时,还需要重视和继续推进新闻发言人的培训工作。
我们一直参与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的新闻发言人的培训工作。我认为,新闻发言人培训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转变意识”,第二阶段注重“务实技巧”,而在现阶段,新闻发言人培训的核心任务应是“智慧传播”。“智”代表正确的方式,“慧”代表真谛。所有的传播技术、沟通技巧都是为了减少信息传播中的误解,是为一个原则服务的,即以正确的方式传播真实信息。改变当前政府回应屡受质疑的状况,就需要学会“智慧传播”。正确与真实,缺一不可。
基层政府信息发布须注重拓展渠道
记者:回应社会关切,最重要的是什么?
寇佳婵:在社会热点事件中,对于社会公众,政府回应的核心价值要素就是“权威”。失去了这个核心价值,政府回应就失去了意义。问题在于,有些政府部门尚未意识到,这个核心价值并不是与生俱来或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正确的信息发布与回应建立起来的。正确的信息发布与回应包括速度及时、态度真诚、事实清晰、措施明确。此外,还需要尊重并理解社会情绪,论断留有余地。
记者:基层政府在与群众打交道的一线,每天都会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对他们而言,信息发布和回应还应注意什么?
寇佳婵:基层政府尤其需要重视与群众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第一时间回应群众的意见、要求和质疑。日常发布以服务为导向,回应热点以诚信为准则。渠道可以是多样的,比如当面沟通、社区活动、媒体开放活动等。特别是应积极利用政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门纳谏,回应民意,服务民生,“微”聚民心。(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