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大省,陕西的地下历史遗存和地上历史遗迹,无不震撼世界。从大雁塔、钟鼓楼、兵马俑、黄帝陵到西岳华山、黄河壶口瀑布、延安宝塔山,提起陕西的标志,不胜枚举,但如果问起究竟陕西文化的核心符号是什么,陕西文化元素如何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推陈出新、秀出陕西特有的风采,陕西文化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要求,做出完美的市场与社会表现,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观点。6月20日下午,由陕西中华文物创意产业研究院主办,陕西文物复仿制品开发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承办,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协办的“陕西符号”文化创意沙龙暨陕西文化元素的物化表达专题研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田家炳艺术中心隆重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从陕西文化的精神内核,陕西文化的保护开发,陕西文化的市场化运作等多维视角回答了什么是陕西文化的核心符号以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陕西文化元素,实现其市场与社会价值。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结合陕西地域文化的四大特性即古老性、连续性、开放性、辐射性提出了陕西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路径,在传统文化元素中贯入现代性理念,将艺术性、大众性、实用性紧密结合起来,整合多方资源走一条开发、生产、销售、监管和谐统一的文化产业化之路。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黎荔通过对网民票选出的陕西十大文化符号如兵马俑、大雁塔、碑林等一一阐析指出对陕西文化符号的物化表达必须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遵循产业化的道路,通过碎片化、轻量化的具体方式使陕西的文化符号做出完美的市场表达。
陕西文物复仿制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肖琪表示,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界学者的建言献策,离不开各方人士的通力合作,以后文仿公司将更多开展类似活动,在“传承薪火、推陈出新、文化交友、共图发展”理念下为陕西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贡献力量。
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雷涛从尚德重礼这一西安城市精神的内核出发,提出通过发掘、抢救“陕西符号”为贯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陕西贡献。(三秦都市报 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