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校方出示的《食品卫生许可证》上,有效期是自2006年3月15日至2011年3月15日。
卜卫认为:“当地有资源能把学校办得这么好,受到了当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应该考虑如何指导这些学校办得更好,而不是一刀切‘取缔’。如果发现有明显的安全隐患,应马上督促改正。”
“如果校舍、消防等方面不达标,政府应向他们提出合格的要求,帮他们解决困难,而不是直接关了。这既不符合行政法中的合法原理,也不符合其中的合理性原理。”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徐灿说。
哪里是孩子的课堂
再过一个月就要开学了,658名孩子何去何从?
事发突然,同心学校的学生家长正在发愁。多名家长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坦言,孩子还没有找到新的学校。如果学校关闭,孩子将不得不“卷铺盖回老家”。
“这是没有办法的选择。我不希望孩子变成留守儿童,只能过年相见,况且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打算把孩子送回河南的鞠女士说。
“像我们这种情况的家庭特别多。”孩子在读五年级的家长于女士说,“老家父母年纪较大,又有病照顾不了孩子,只能小学就开始寄宿。我的孩子大一点,可以自理,可是有些特别小、不能自理的孩子怎么办?”
不少家长也开始组织联名,请求不要关闭学校。“同心学校的卫生条件挺好,对孩子也很负责任,对打工子弟也比较优惠,每年暑期还免费为孩子开设电脑课,学语文、数学、英语,如果自费为孩子报补课班,一小时就要收取至少100元的费用,我们也负担不起。”鞠女士说。
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致电金盏乡的张副乡长,对方表示不便答复。“这个可以拭目以待,以后我们会有统一的答复。相关部门有相关的结论,教委都有妥善的安置。我们不是教育部门,不能答复。”随即张乡长挂断电话,不再接听。
金盏乡教育卫生科的黄科长则多次以正在工作为由,拒绝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
目前同心学校向施工方提出,现阶段第一要保护儿童人身安全,“尽快设好护栏等安全施工设施”。第二,儿童夏令营活动期间,不能无休止施工。
“这几天北京的雨很大,全社会都看到了农民工们在暴雨中救人的英雄事迹,却没看到他们的孩子上学多么不容易。让我们英雄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这是我们衷心的希望。”孙恒说,“希望同心不要在这场‘大雨’中被‘淹没’。”
也许几天后,他就将告别让他骄傲的“英雄的孩子”,不再是一位校长。(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