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景区建成以来一直是扶风县的纳税大户。但是,据记者了解,扶风县乃至宝鸡市与曲江文投有不少的矛盾。
记者在与陕西扶风县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交流时发现,该工作人员对曲江文投方面明显表露出不满。
“人家景区都是归曲江那边管,有些事情省里直接出面,我们县一级根本参与不了。”上述工作人员称,“我们只是配合曲江做好景区管理的工作,包括征地拆迁过程中安抚居民、沟通维稳等等,其他的事情基本上不参与。”
记者提到法门寺景区是扶风县的纳税大户,他不以为然地说,“那都说明不了什么。”
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法门寺集团董事长刘兵也曾坦言,曲江新区来到法门寺后,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与当地政府配合”。
曲江模式变成“借佛敛财”
走进法门寺文化景区,气势恢宏的佛光大道两旁,由外及内坐落着各式的罗汉、菩萨像,多达十余座,每一座圣象前面放置一长达两米的巨型香炉和大功德箱。
“由于法门寺景区建设刻意模仿宗教场所,又设置大量香案、功德箱,前来游览的客人,99%会误以为法门寺景区就是法门寺,从而大量的功德钱被吸入景区的荷包。”岳路平说。
景区不是宗教场所,或许是为了使募集资金变得明正言顺,这些功德箱上都用小字标识“陕西法门寺慈善基金会”的字样。
资料显示,陕西法门寺慈善基金会是由省佛教协会发起设立的民间慈善组织,2009年5月于景区开发之日成立。
虽然是大雪天,工作人员依然拿着扩音喇叭向游客宣传,捐献功德钱100元以上,可以将名字刻于功德碑上。不过景区的一位便利店售货员告诉记者,“他们也是归景区管的,是其他部门的。”
在合十舍利塔下的大殿里,工作人员更是通过写祈福卡、抄写经书,在佛像下供奉莲花灯等多种形式向游客募捐功德。
一位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捐给慈善基金会的钱主要用于慈善和救灾工作,她带领记者来到位于大殿左侧的基金会展区,里面各种图片显示基金会如何帮助孩子,救助灾区。
在舍利塔下的大殿里,记者看到,一笔个人的最高捐款达100万元,来自台湾某寺院的捐赠更是超过千万。这些大额捐款信息被大写在殿墙上。
记者通过基金会官方网站查询了解到,法门寺慈善基金会的办公地址与法门寺集团同在法门镇富莱花园酒店。唐喆坦言:“基金会人员是由曲江文投向其推荐。基金会获得的资金,一方面用于慈善事业,另一方面用于偿还景区文化产业集团的银行贷款。”
2012年12月25日下午,记者以一名普通捐款游客的身份致电基金会,问询慈善基金的主要用途,一名姚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基金会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修建从圆融门到佛光门之间的十八罗汉塑像。”这与景区工作人员募捐时声称的慈善救灾并不一致。
对于慈善基金会善款使用信息的公布,姚先生的说法有点含糊其辞,一会说只是内部公开,会向相关部门报告,一会又说在官方网站上可以查到。
记者连日来查询慈善基金会官方网站,均不得慈善款项的统计数据和去向。
在岳路平提供的上述内部人员资料中,法门寺慈善基金会的资金募集工作被纳入集团的工作计划,资料显示,集团要求慈善基金会2012年确保完成劝募供养收入5000万元,力争7000万元。
在岳路平眼中,慈善基金会是法门寺集团的一个死穴,代表发起方陕西省佛教协会的增勤法师会长权力被架空,实际管理人员为曲江管委会指派,它基本上已成为景区敛财的工具,只是打着慈善的幌子。他认为,法门寺景区的这种做法已经涉嫌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