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21日)上午,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参加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时介绍,陕西水资源总体缺乏且时空分布不均,70%的降水集中在汛期,70%的水量在陕南。近五年,省委、省政府始终狠抓水利建设不放松,想方设法破解这一制约全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像解决温饱问题一样改善饮水条件
娄勤俭说,陕西水资源总体紧缺且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全国一半左右,70%的降水集中在汛期,70%的水量在陕南,一直是制约全省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长期以来,陕北白于山区、渭北旱腰带和陕南秦巴山区相当一部分群众用水主要靠长距离肩挑车拉,吃的是窖水和高氟水。
“2006年起,我们像解决温饱问题一样下功夫改善群众饮水条件。”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工程投资89.5亿元,建成各类工程2.5万处,农村自来水入户率由“十五”末的34.4%提高到2012年底的77%,有效解决了1847万人的饮水困难。
引汉济渭黄河引水 优化全省水资源配置
近五年,我省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66亿元,年均增长47%。启动建设了引汉济渭、陕北黄河引水、榆林王圪堵水库和渭河全线治理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在重点水源、城乡供水、防洪保安、灌区改造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省新增年供水能力13亿方、灌溉面积179万亩、节水灌溉面积488万亩,新建加固堤防123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万平方公里。
其中“引汉济渭”是陕西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静态总投资162亿元,计划从汉江上游穿越秦岭向关中地区年调水15亿立方米,现已完成投资28.79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极大优化全省水资源配置。
渭河综合治理工程规划五年投资607亿元,把这条黄河的最大支流打造成横贯关中,集防洪、生态、景观等功能于一体的水利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105亿元,加固堤防490公里,2011年成功抵御了30年来最大洪水,实现了零决堤、零伤亡,被誉为防汛抗洪史上的奇迹。两天后还将开工建设库容30亿立方米的东庄水库。(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