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感染几率小于南方
此次H7N9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那么,陕西发病的几率又如何呢?
对于H7N9型禽流感在陕西发病的几率,党教授解释说,南方的潮湿环境更适宜病毒生存,北方由于气候干燥,病毒生存条件较南方差,因此,感染发病的几率相对南方就较小,加之目前的监测技术手段已非常及时和准确,平时生活中只要开窗、换衣、洗手注意得当,流感来临时也不必恐慌。
候鸟迁徙:传播H7N9入陕可能性低
3、4月份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由于途经陕西,一些市民也担心会通过候鸟迁徙的渠道将H7N9禽流感疫情传播到陕西。对此党教授认为,候鸟迁徙路途较远,染病的鸟类在迁徙过程中会比较困难,加之春季气温升高会很快病死,这将大大降低候鸟迁徙给陕西带来的禽流感的可能性。
随后,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厅动物管理科了解到,目前部分候鸟已经入陕西黄河渭河流域附近,预计4月底候鸟迁徙将全部完成。基于野生鸟类潜在的疫情传播风险,陕西省林业厅已加强H7N9禽流感疫情监测防控,加大对湿地、公园等野鸟集中活动区巡查密度,确保野生动物病死等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处置。
应当重视 不用恐慌
对于此次的H7N9禽流感,党双锁教授谈到,从医生的角度讲,H7N9禽流感本身只是个流感,虽是新发,却是变种,它只是原来流行性感冒的一种特殊类型,因此没有必要恐慌,况且目前尚未证实此类病毒具有人传染人的特性。随着目前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有效药物的使用,流感已经能够控制在非常低的死亡率。
“春天万物复苏,也是病毒容易繁殖的时候,每年春天都有新发或原有病毒类型,流感在这个季节出现属于正常。”党教授说到,发烧如果超过24小时,体温超过39度以上,就应尽早到医院就诊,不要在家里留观,更不要自己乱吃药,有慢性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尤为要注意。
痰液:病菌的传播头号“嫌犯”
“传染性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传染性疾病过后,我们能否少吐一口痰才是真正的考验。”党教授说到,西安是文明古城,文化素质较高,但在他个人的一次统计中发现,不到1.5公里的距离却有不下50人吐痰。
痰液所含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浓度较高,根据科学实验,一口痰中包含5000万个病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受致病微生物感染后会产生大量的痰液,一天咳出的痰中至少含有30亿个病菌。
随地吐痰会使其他人有吸入致病细菌染病的机会,痰中病菌一般会寄存1周左右,一些病菌可寄存15—30天甚至更久的时间。而这些可致病病菌经风一吹,会蒸发到空气中让健康的市民通过呼吸而患病。
党教授表示,在传染病中,头号的传播途径就是吐痰,其次为打喷嚏,危害极大。所以他建议,吐痰时最好用纸巾包好,再将其扔进垃圾桶。
高温熟食可放心食用
针对市民对于食用禽类、猪肉的恐慌,党双锁教授表示,疾病也有生存温度,高温加热就能杀毒。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就可将其杀死。因此,完全熟透的家禽、猪肉等都是可以食用的。
党教授特别强调,这里的熟食不是指做好的,而是现做的肉制品,高温情况下即便是有病毒也被炖死了,像甲肝病毒,普通的面汤碗锅刷碗,5分钟病毒就能被杀死。党教授还建议,为预防流感,生活中可多吃些葱蒜等杀菌食品。(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