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以来,秦始皇帝陵区的考古发现就不断带给大家惊喜。这些年,秦始皇地下王国的秘密怎样被一点点揭开?斑驳的文物如何被一件件复原?
昨日,在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上,《考古工作者手札:2009—2012秦始皇帝陵考古纪实》展览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展览中,不仅泡钉俑等一批最新考古成果首次与公众见面,而且还新颖地展示了考古与修复工作流程,让大家了解文物发现过程背后的故事。
珍奇
十余件珍品文物
首次对外展出
昨日,《考古工作者手札:2009—2012秦始皇帝陵考古纪实》展览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泡钉俑、将军俑等一批最新的秦始皇帝陵考古成果,都是首次对外展出。
据悉,本次展览的展品为十余件(组),只是考古发现中的极少部分。其中有百戏俑坑中新出土的3号泡钉俑、4号百戏俑、“球形青铜器”等;有秦兵马俑一号陪葬坑出土的“将军俑”、“御手俑”等,这都是首次对外展出。
另外还有一些重要遗迹的展示,如“漆盾”、“箧”等,这也都是秦兵马俑坑发掘以来的首次发现,十分珍贵。
将军俑铠甲上残存红白花纹
一名身穿鱼鳞战甲、身材魁梧的将军,正威武、镇定地站在一辆战车上指挥着战争。在他周围,至少有70多名战士在英勇作战。在第三次考古发掘时,考古人员在一辆战车的后边发现了一件将军俑。虽然这件将军俑是一号坑出土的第九个将军俑,但也是首次对外展出。他头戴■冠、身穿鱼鳞战甲,身上的彩绘也特别漂亮。
记者看到,这件将军俑十分威武高大,眼神坚毅,两手并拢,“手里应该还有一把青铜长剑,不过还没有找到。”一号坑领队申茂盛这样猜测。从这件将军俑残存的彩绘,能看出他身穿绿色袍子,背后赭石色铠甲上还有织物包边,能看到白色和红色花纹。据了解,第三次考古挖掘以来,一号坑出图的陶俑可以编到70多号,有将军俑、御手俑和武士俑等。
泡钉俑圆泡服饰让人费解
百戏俑坑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娱乐杂技团”。目前百戏俑出土的陶俑个体在30件左右,目前大多还没有修复。百戏俑比将军俑体型瘦弱不少,头部缺失,上身赤裸,腰系短裙,他的姿势也十分奇特,右手搭于左肘处,似乎正在进行娱乐表演。
形制特别的泡钉俑十分引人注目。他们上着以圆泡作为装饰的衣服,直径3.5厘米左右。下着饰有变形云龙纹的裳,双脚赤裸。据了解,百戏俑坑一共就发现两件泡钉俑,此次展出一件,另一件还未修复完毕。“这也是泡钉俑第一次面世,”秦陵考古一队队长张卫星说:“衣服上排列有序的圆泡,可能和身体防护有关系,另外也有装饰的功能。而且这个衣服最特殊的地方在于衣服开襟在背后,我们平常看到的古代衣服都是交领、右衽,这是到目前为止最特殊的一件衣服,历史上我们从实物来看没有这类结构的衣服”。
张卫星说,到目前发现的这批陶俑,可以说每一个姿势都不相同,但总体上有一定规律。他们应该做各种跟体力或者技巧有关的动作。初步判断这批陶俑应该是做一些表演动作,可能跟当时的百戏、杂耍有很大关系。
球形青铜器 还有“X光片”
球形青铜器和它的“X光片”也在展出。该球状青铜器直径有21厘米,高17厘米,重达7.5公斤,底部有四方的孔。有考古人员认为,这可能是表演道具,可能是表演的人躺着,用脚去蹬,类似于现在杂技中的蹬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