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农民舞台艺术才艺展专场《希望的田野》亮相陕西第三届农民文化节,来自陕北、关中、陕南的农民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才艺展示了陕西各地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陕北道情非遗传人白明理盼望更多政策扶持能更好的传承道情文化。
陕西各地农民艺术家才艺大比拼
宝鸡扶风的农民艺术家带来的《唢呐绝活》,用唢呐吹火,迎来了观众们阵阵掌声。陕南安康小场子《三绣陕西》、陕北二人场子集中体现了陕南、陕北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
陕北民歌《酒歌》将陕北人的粗犷、豪情演绎的淋漓尽致,《贵妃醉酒》反串表演深受观众们的喜爱,渭南临渭区的小戏《农家情》反映的关中婚俗文化。表演者冯卫军用萨克斯、库鲁斯、长笛、树叶等乐器绝活让观众们大开眼见,尤其是冯卫军用鼻子吹长笛让观众沸腾了起来,将整场演出推向了高潮。
当晚还有陕北道情《闹书馆》、《夫妻说书》、《魔术绝活》、陕南民歌《五句子歌》等精彩节目亮相,集中展示了农民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也展示了陕西各地的地域文化特色。
“非遗”传人盼政策扶持文化传承
陕北道情非遗传人白明理接受媒体采访时,感叹“非遗”传承工作非常难做。他说:“陕北道情在清涧很多人都是会唱的,但是唱的好的不多。而且学的人也很少了,因为道情演出没有商品化,很多年轻人是觉得挣钱少,现在我带八个徒弟,最小的十八岁,其他都是三十来岁,不过妇女居多。”
“陕西省文化厅每年会给一些资金上的支持,但是当地相关单位基本没有支持,我是非遗传人,在省里、北京都演出过,十多年我也没有拿过当地政府的一分钱,我希望能把自己掌握的所有道情的知识都传承下去,希望相关的单位还是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多一些政策性的支持。”白明理说。(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