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里面加“味精”提高等级忽悠人
家住安东街的刘女士,最近为买啥酱油发了愁,她家里常备的酱油都是家酿新鲜酱油,给小孙子买的是儿童专用酱油,可最近听说酱油提鲜主要靠加“味精”,这“味精”吃多了对人体有啥危害没有?酱油品质好坏由“等级”高低决定,那么酱油到底有哪些“等级”?
大部分酱油配料中有“味精”
“味精”学名谷氨酸钠,是不是所有的酱油中都含有“味精”?昨日,记者走访西安市多家超市,货架上酱油品类繁多。除市民熟知的老抽、特级老抽、生抽、金牌生抽外,面条鲜、儿童酱油、海鲜酱油等用途不一的酱油也十分丰富,而配料表中几乎都能有“谷氨酸钠”。有些品牌酱油还在显著位置标注“特级”、“一级”,这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什么是‘谷氨酸钠’,平时买酱油也都是根据说明上面的购买。如果酱油里面添加了‘味精’的话,炒菜的时候就不能再放了,过量了肯定不健康。”市民徐阿姨说。
对于酱油分等级的问题,市民刘大爷说:“这个还真不知道,现在的酱油品种丰富得很,大人、小孩、炒菜、凉拌的都分得很细致,所以我们购买时只能根据做菜的实际需要来选择。”
添加"味精"可决定酱油等级高低
酿造酱油中究竟为何要加味精?根据相关规定,氨基酸态氮在酱油中的含量越高,酱油等级越高,酱油销售价格也会越高,而“味精”很容易提高氨基酸态氮数值。
添加谷氨酸钠等物质,一方面可以提高氨基酸态氮的数值,提高酱油等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酱油的生产成本。业内人士透露,谷氨酸钠价格相对便宜,其氨基酸态氮含量为7%。同时,它本身又能显著提鲜,因此成为酱油添加剂的不二之选。
酱油的等级又是如何规定的呢?日前,记者联系到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工作人员称,现行国标中,酱油依据其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分为四个等级:
特级:氨基酸态氮指标需≥0.80g/100ml
一级:氨基酸态氮指标需≥0.70g/100ml
二级:氨基酸态氮指标需≥0.55g/100ml
三级:氨基酸态氮指标需≥0.40g/100ml
一看二闻三品尝挑选好酱油
酱油中添加“味精”对人体有无危害?西安营养学会营养师张航说,按照食品行业相关规定,酱油中的谷氨酸钠有严格使用标准,适量食用味精对身体并没有明显的危害,但不建议大量食用味精,在使用此类“味精酱油”后,应避免重复加入味精、鸡精、蘑菇精等鲜味剂。酱油用法分佐餐凉拌和烹饪炒菜,仅标烹饪炒菜的酱油不可用于凉拌蘸点。烹饪炒菜酱油需加热后食用,否则易引发肠胃炎等疾病。
到底要如何鉴别酱油的好坏?张航介绍,国标将酱油分成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两种。在挑选酱油时要一看,先看颜色,酿造酱油呈现红褐色或浅红褐色,有光泽,体态通透。
再看泡沫,摇动瓶子后,酿造酱油泡沫大小均匀且不易散去,配制酱油泡沫大小不一,很容易散去。后看挂壁性,酿造酱油挂壁性好,倒转瓶子,其内壁仍附着酱油颜色,配制酱油的挂壁性差,着色力也较差;二闻:酿造酱油具有浓郁的酱香及酯香,没有其他异味,配制酱油需要摇晃后再闻,气味没有酿造酱油香,且酱香味不够正;三品:酿造酱油酱香宜人,风味醇厚,鲜味突出并稍有甜口,配制酱油无甜口。
另外,买酱油不只要看等级,要注意看配料表中,钠含量和添加剂的多少,对钠含量过高的、配料表上所含添加剂多的酱油不宜购买。(三秦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