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看法
剩女发掘优势:本人独生子女,可生二胎
网络调查显示:不愿生的1643人,愿意生的784人
“老公,咱俩再要个宝宝呗?”“事情没你想得那么简单,我也愿意再生一个,可现在我们说了都不算,钱说了算……”
单独二胎的政策出台几天来,引发了许多“生与不生”的讨论与争执。昨日,华商网上关于“你愿意生二胎吗”的网络调查显示,愿意生二胎的784人,不愿意的1643人,是前者的两倍多。
年轻人多不愿生:抚养费用高,孩子没人带
记者采访发现,多数年轻夫妻暂时不考虑生二胎,主要是基于孩子的抚养和教育花费问题,还有人是发愁没人给带孩子。“如果父母能帮我带孩子,我肯定再生。”老家在陕北的小段前两天刚订了1.6万元的月子会所,“我和老公都是外地来西安的,父母在家都有工作离不开,我们只能选择月子会所,等我上了班肯定要请保姆帮忙带孩子,对于工薪阶层的我们来说,生两个连想都不敢想。”
老辈人坚决支持:政策允许了,赶紧再生个
这个周末,家住西安市莲湖区大寨路的刘彩丽把儿子的旧衣服收拾了一包,连同婴儿床一起准备送给即将生宝宝的朋友,妈妈急忙说:“给你朋友说这些东西用完了赶紧还回来,咱还要给老二用呢。”
“自打有了儿子,这话我妈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家里所有的姑姑姨姨们,全都让我再生一个,就连80多岁的奶奶,昨天也正式‘通知’我,现在政策允许了,赶紧再生个孩子。”今年29岁的刘彩丽是家里的独生女,儿子刚满3岁,丈夫还有个亲姐姐,她正好符合单独二胎的政策。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记者就单独二胎的政策采访了20多位50岁到70岁的人群,几乎所有人都强烈建议自己的儿女生两个孩子。“我亲身体验了孩子不在身边的孤独,我惧怕病在床上没人陪伴的夜晚,所以我坚持让女儿生两个孩子。”56岁的赵晋,独生女出国留学,老公常年在外工作,“家里太冷清了。”
剩女感觉更好了:我比“白富美”有优势
“单独生二胎,岂不是意味着我比那些非独生女的‘白富美’多了个优势?”30岁的小邓属于标准剩女,新政策带给她的好处就是:介绍对象时可以加一句:独生子女,可生二胎。29岁的姚程说:“我是充分体验到了家里两个孩子的好处,有个姐姐从小照顾我,长大了还能分担家里的事,我找对象一定要找个独生子,将来必须生俩孩子。”本报记者郝蕾
■调查显示
我省双独单独家庭占三成
昨日,记者就单独二胎政策可能会对陕西带来的一系列影响,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陕西省人口与发展实验室联合主任李树茁、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教授姜全保。
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我省20岁至34岁之间的生育旺盛期妇女约为450多万人,估计目前约有470万人。但现在官方和研究机构尚未对上述群体中有多少属于单独或双独家庭做过调查。
姜全保此前在我省做过的研究课题显示,在3000个调查样本家庭中,农村家庭夫妻双方为单独或双独的比例只有5%到10%,而城市中,单独家庭比例达到15%到20%,双独家庭为10%左右。
“以这个比例作为参考,实际人群中,双独和单独家庭合起来约占三分之一,而这其中并非所有人都有生育二胎意愿。”因此,李树茁认为,此次政策开的“口子”较小,虽然这一政策会导致出生人口的上涨,但应当不会出现大规模“婴儿潮”。假定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都有生育意愿,政府在制定实施细则时,也一定会考虑年龄、胎次间隔等限制方式,调控人口增长幅度,降低和延缓生育带来的冲击。本报记者郝蕾
现行政策
我省7种情况可生二胎
根据2009年修订通过的《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三条,夫妻已有一个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生育第二胎子女:
(一)第一胎子女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父母可以再生育的;
(二)患不孕(育)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收养一个子女后病愈怀孕的;
(三)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四)夫妻双方均为在全国一千万人口以下少数民族的;
(五)夫妻双方均为归国华侨的;
(六)因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抢险救灾、见义勇为致残丧失正常劳动能力的人员,烈士的独生子女。
此外,根据我省去年新修订的《关于建立完善失独家庭养老扶助制度意见》,失独家庭也可再生育第二个子女。本报记者郝蕾
单独二胎影响有多大
影响1:多居室房产将增加
将改变未来部分新房的居室户型设计理念,三居室、四居室和多居室产品将增加,而考虑到目前高房价和资源的有限性,如何在尽可能不多增加面积的前提下设计和建设出三居室、四居室和多居室,将是开发企业、设计机构和顾问公司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