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陕西回应高考文理不分科:若实施提前3年公布

陕西回应高考文理不分科

2013-11-22 15:44:38

  高考事关千万家庭,政策调整向来引人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出的高考改革信号,更是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9门学科全要考? 这是减负还是加正

  高中生们都对取消文理分科忧心忡忡,一个最主要的理由是,学6门课已经“吃不消”。一些高三学生甚至调侃,还好自己明年就要毕业了。陈同学是南宁十四中一名初二学生。虽然还在初二,小陈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学生负荷能力有限,样样都学得精不现实,还不如根据学生兴趣分科,学得更透。”

  “大综合”造就全面人才? 偏科生大呼“内伤”

  网友“学生A”自称是一名学生,他说:“不赞同分文理科,毕竟文理科是两种思维,应该发挥个人的长处。理科好就该学理科,文科好就该钻文科。如果不分,学生压力会更大,能在理科有大发展的会被文科拖累着,文科也一样,会被理科拉后腿。高考不分文理科,对偏科的我来说,就是内伤啊!”

  不分科是教育改革“救命稻草”? 招考方式不变都白搭

  “现在的学生学业负担重,并不是文理分科造成的,根本原因是招考方式和评价方式。不管哪种考试制度,高考也好,自主招生也好,仍然是"万人同过独木桥",没有从根本上为学生减负。”按照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王玮航的看法,取消文理分科只是第一步,但它并不是学生减负、教育改革的“救命稻草”。

  文理兼修改变教育生态链? 降低高考难度完善选拔体系

  适当降低考试难度和人才选拔标准,被认为是让“文理不分科”得以落地的关键词。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说,要将原来以考试为基础的选拔性标准转化为通过型标准,学生达到基础知识所要求的标准即可。尽快将学业考成绩逐步取代高考成绩,以此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参考;更重要的是,要将每一门学科放在同等地位看待,降低考试的难度。“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把基础知识学扎实,不要给孩子们太重的负担。”

  高考大事记

  1977年:恢复高考。

  1983年: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1989年:高考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1999年:教育部考试推行“3+X”科目改革,广东省率先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英语考试加试听力。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次实现全面网上录取;同年,北京市在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进行自主命题尝试。

  2004年:推广的分省命题。

  2006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同年,自主招生高校扩大到53所。(西部网)

  • 相关阅读
  • 文理不分科方案或年底出台 不分科高考三年内难实施

      探索招考分离、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一年多考……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出多个推进高考改革的信号。19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透露,目前,相关政策正在研究制定,...

    时间:11-21
  • 教育部:出台文理不分科方案“时间不会太长”

      导读:“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近日发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内容引发热议,在...

    时间:11-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