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在本月底之前将完成公务用车的标识喷涂工作:一般公务用车在左后轮上方喷涂“永胜县公务车”,在右后轮上方喷涂“严禁公车私用”和监督电话号码。(11月21日《南方都市报》)
在公务用车车身上喷涂“公务车”和监督电话,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但对于监督公车使用却是意义非凡。
就网上搜索结果看,永胜县是第一个这么干的县,这第一个“螃蟹”吃得好,值得给一个好评!只要覆盖所有公务用车,公车私用的情况将会大大降低,再蠢的人也不会将喷着“公务车”字样的车开到不该去的地方。
此前,公车多一直受诟病,一些科级干部都拥有公车;公车私用又是一大问题,一些官员不但上下班要公车接送,甚至还用于接送孩子上下学、游山玩水等。有人总结出中国公车使用的三大项——1/3时间用在公务,1/3时间用在私人事务,1/3时间留给司机用。公车私用浪费的是纳税人的钱,但公众却很难进行有效监督。
广州出了一个“公车私用监督达人”——区伯,6年多曝光了过百辆涉嫌私用的公车,得到公众认可。而普通公众即使有区伯的勇气,也很难分得清哪些才是公车。广州也是第一个对公车进行技术监督的城市。广州市纪委于2011年开始,就对全市范围的公务用车,全部安装监督管理系统。通过在每辆公务车上安装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身份识别车载终端,实现对公务用车使用人以及车辆实时轨迹跟踪、历史轨迹查询等。实施两年多来,广州市属单位公车私用情况大为好转。
不过,公车装GPS始终还是体制内监督,其成本与效果远不能与公众监督相比。要是公车上喷涂“公务车”标识及监督电话,公众发现公务车停在不该停的地方,随手拍张照片或打个电话,就可以举报私用情况,相当简单、快捷、高效。
公车喷涂醒目标识并标明监督电话,为公众监督提供方便,是一条有效遏制公车私用的低成本之路。有关部门不妨认真研究下,是否可以在全国推广?这也算是执行“八项规定”、扫除“四风”的一个细化措施吧。(华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