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城市金城街办庙后村一些村民反映,从2009年开始,庙后村村委会先后占用了村民50多亩耕地进行新农村建设,然而,有的地块因为手续迟迟办不下来导致耕地被撂荒;有的地块则是未批先建被叫停,导致好端端的耕地成了大土坑。看着实在可惜,那么这50多亩耕地为什么会被如此轻易处置呢?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先来到庙后村三组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建设点。记者看到,建设点现场荒草丛生,只有个别村民赶着羊群在这里放牧。
记者:“这个地撂荒多少年了?”
庙后村村民:“三四年了。盖那个楼时一起撂荒的,那个楼廉租房都盖起来了。”
记者:“这原来都是耕地吗?”
庙后村村民:“都是耕地。”
记者:“那现在只能放羊了?”
庙后村村民 :“现在这一年草长得一人高。”
记者:“你在这里放几年羊了?”
庙后村村民 :“三四年了。”
庙后村三组共有70余户300多口人,除去130亩菜地外,人均只有2分耕地。2007年,韩城市建设经济适用房项目占去了他们三组29亩耕地,村民就只剩下的30多亩耕地了。到了2009年,庙后村村委会告知村民,说村委会向政府申请,打算利用三组剩余的30多亩耕地建房搞建设新农村。
庙后村三组村民陈怀义:“大家都很高兴,国家的政策让群众逐步走向城市化,提高生活水平,这是好事么。”
由于村上没有建设资金,村委会就与陕西融达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委托代建协议,30亩土地交由陕西融达公司负责开发成商品房,三组村民将每人免费得到25平方米的住房。随后,村委会还给每户村民开了票,上面注明了每户的人口和应该分配的房屋面积。当时村委会向村民承诺,项目会马上动工。
庙后村三组村民陈怀义:“这个收据票开了以后,一两年内就要建成呢,马上就建马上动工。”
记者:“当时(2009年)把地都平整了?”
庙后村三组村民陈怀义:“平整了,把坟也迁了。”
村民们说,庙后村三组新农村建设的选址点正好处于韩城市规划的新城里,以后将形成新的商业圈。想着以后不仅能住进单元房,还能成为城里人,不少村民心里都特别高兴。
庙后村三组村民:“现在我们那个地方,四周把地都整了,我们基本上算半个中心,不管像孩子上学、做个生意啦,我们基本上没有地了,我们就靠做生意啥都方便。”
然而,村民们左等右等,却迟迟不见新农村项目动工。
记者:“你们在这期间有没有问过是什么原因?”
庙后村三组村民陈怀义:“问,每年都有人问。不知道啥原因,前面说马上就动后面说马上就动,你问他就说马上就动。”
那么,庙后村三组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为何迟迟不动工,导致耕地多年撂荒呢?
记者来到了陕西融达房地产开发有限任公司了解情况。公司总经理冯静告诉记者,迟迟没动工的原因是这一项目的手续一直没有办全。因为2009年他们公司与庙后村村委会签订代建协议时,村委会提供的手续只有韩城市政府关于庙后村新农村建设的会议纪要,后续的建设用地意见书、规划、土地预审、国有土地使用证、施工许可等手续都没有办理。
陕西融达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冯静:“当时村上说这个手续他们帮忙抓紧办,办完就进地,但是一拖就拖了好几年。”
冯静经理说,他们公司只是代建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庙后村,因为手续没有办全,他们也不敢施工。随后记者找到了庙后村村委会主任张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