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相濡以沫生活60多年的耄耋夫妻,就在妻子撒手人寰7小时后,丈夫也追随老伴而去,这个“不求同月同日生,但求同月同日死”的爱情故事,真实的在连云港市东海县上演。
相隔7小时耄耋夫妻先后去世
11月27日一早,苏北小村庄东海县北芹村显得特别寒冷,村民薛青法正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忍着悲痛,将眼看就要不行的母亲从老屋子转往其五弟家的堂屋,因为怕一旁的父亲感觉到这一切,大家动作显得特别轻。早上7点半,就在母亲被转到薛青法五弟家仅仅几分钟,84岁的老人就闭上了眼睛。
“我妈虽然患的是癌症,但是之前身体一直硬朗,还一直照顾已经三年没有下过床的我爸,‘临走’前大概10天她病倒了,然后有两天没吃,我们就知道不好了。”薛青法说,母亲的离世让他感觉很突然,因为一直是父亲有病,母亲在照顾,所以直到自己带孝去置办丧事用品时,别人还都以为是他父亲去世了。
然而令薛青法和全家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大家都在五弟家忙着母亲后事的时候,在老屋照看父亲的妹妹突然跑过来哭着说,父亲好像也不行了。待大家赶到父亲身边时,老人已没有了意识,下午3点左右,老人离开世界。
薛青法说,后来想想,其实就在大家将母亲转走的时候,一旁的父亲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假装睡着,不过随后的举动就有点异常了。“前一天晚上我侄儿带儿媳来看他们的时候,我爸还高兴地喝了一碗豆腐脑。但是那天早上我妈被抬走后,我妹妹再给他喂东西的时候,他怎么也不吃了,嘴里还在念叨‘今天不吃了’,他是知道了一切。”
薛青法告诉记者,母亲被抬走后,父亲躺在床上再也不吃东西,同时不停的流泪。老人是带着极度的悲伤追随老伴而去的。
攒下1.8万元两位老人节俭了一辈子
在薛青法的带领下,昨天,记者来到了两位老人生前居住的小屋子,房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小电视。可是谁也没想到,两位老人靠着省吃俭用,居然为儿女攒下了18000元。
薛青法介绍,父母都是1930年出生的,两人同龄,仅相差4个来月,一辈子都靠种地为生。大约10年前,两个老人就不干活了,然后由自己兄弟们一起赡养,自己一共兄弟姐妹七个,每家每年除了给老人供应基本生活用品外,还会另外再给个几百元。没想到,这么多年,两位老人居然将大家给的钱,全部都攒了下来,自己几乎就没舍得花。
“我爸在临走前,拉着我妹妹的手,将一张1万元存单还有8000元钱存放的位置指给了我妹妹看。”薛青法边说边从怀里拿出被捂得滚烫的存单,以及一沓厚厚的钱。他在给记者看完存单后,又小心翼翼的将其放入口袋。
薛青法说,对于父母这么多年攒下来的这笔钱,他们都感到很吃惊,也不会舍得去花这笔钱。
风风雨雨这么多年,可在薛青法的记忆里,两位老人做任何事情几乎都是形影不离。他们一起下地干活,一起去上街赶集,一起牵手晒太阳,“几年前我爸身体还可以的时候,我妈就骑着三轮车带着他去镇上赶集,后来我爸病倒了,我妈就寸步不离地伺候着。”
薛青法说:“去年8月,父亲在县医院住院时,医生让直接拉回家准备后事。可回来后,硬是被我妈又伺候了这么久。父亲病倒这3年,我们儿女一点都没受罪,都是我妈在照顾,苦了两个老人了。”
“两位相处了一辈子的老人同一天去世,这虽然是他家子女们的不幸,但是说明两个老人之间感情很深,这让人有点羡慕,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算是幸福的。”桃林镇文化站站长李冬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按照当地风俗,两位老人虽然同一天去世,但没有同一天出殡,而是前后相隔了一天,最后子女将两位老人的骨灰合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