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凌晨,绥德县政府多名领导办公室财物被盗,一时间传言四起,不少人怀疑是当地“熟人”作案。日前,绥德警方侦破此案,原来是一个贵州籍盗窃团伙流窜作案,据了解,嫌疑人来到绥德县政府,撬开了十余间县政府办公室门,盗走人民币6万余元,香烟6条,眼看天亮,担心出门被人发现,竟将20余条中华烟弃之卫生间……目前,警方抓获3名嫌疑人,另有一人在逃。
案发
县政府十余间办公室失窃
9月18日上午8时,绥德县公安局接到县政府保安室的电话报案称:当日凌晨县政府办公楼二楼、三楼十余间办公室被盗。民警现场勘查发现,位于县政府办公楼二楼的打印室窗户的防护栏杆被撬坏,案犯从窗户进入打印室,随后进入楼道,连续撬开办公楼二楼、三楼十余间未装防盗门的办公室。
绥德县政府领导所在的办公楼有四层,除了两个县政府党组成员在二楼外,其余包括县长在内的领导都在三楼办公。“小偷是从二楼的打字室弄断两根防护栏进入政府办公楼的,打字室有值班人员,晚上就住在屋内,但没有发觉小偷进来。”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楼梯间虽然有监控摄像头,但由于画面模糊,小偷的特征不明显。
时任绥德县的一位副县长告诉记者,“当时县长,一名副县长,还有我的办公室是紧挨着的,都被偷了。”这名副县长说:“我的办公室除了几条烟,再没有东西被偷。”而另一名王姓副县长表示,自己的办公室也遭小偷光顾,但他检查一圈发现,小偷除了将物品翻得杂乱,并没有偷走任何东西。绥德县政府一名调研员李某某告诉记者,他的办公室在县政府后楼的二楼,“警方勘查过,我的门有被撬的痕迹。”他分析,小偷应是提前踩点,有备而来,瞄准的就是县政府领导的办公室。
推测
警方起初认为是熟人作案
通过查看监控录像,民警初步判断嫌疑人为4人,1人在距县政府办公楼左边50米左右停车等待,另外3人进行盗窃。整个过程从凌晨2时许持续到4时,近2个小时。
监控录像显示,嫌疑人进入楼道后,并未着急盗窃,而是走到一楼,转到后院,仔细查看了现场周围环境,然后又从打印室的窗户进入,遇到监控探头时,立即用衣服蒙住头部,并用撬棍将探头拨到另一边。
绥德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霍海龙昨日说,从案发现场监控中看,作案时嫌疑人戴着手套,选择了从巷子内非常偏僻的线路,该线路即便是县政府内部也不会有人注意,但嫌疑人却驾轻就熟,“我们一度认为,本地人内外勾结作案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也没有排除流窜团伙作案的猜测。”经过仔细研究,专案组决定兵分三路,第一路对单位干部和周围群众进行走访;第二路对全城的宾馆、旅店、娱乐场所进行摸排;第三路调查案发现场出现的一辆未挂牌灰色小轿车。
侦查
疑犯冒用身份证住宿露马脚
9月20日,民警在山西中阳调查期间,有群众透露,9月18日上午,一辆灰色小轿车路过时,车上下来一男子曾向他问路,不是陕北口音,专案组推断:这很可能是一个流窜盗窃团伙。9月29日,警方发现有人冒用“叶某”的身份证,在案发地周边县域宾馆频频使用,其时间与案发时间也吻合。围绕这个身份证,专案组民警发现曾在陕西铜川、宜君等地登记住宿,于是通过调取宾馆监控,清晰掌握了四名嫌疑人的相貌,并且发现他们所驾驶的车辆正是一辆没有牌照的灰色轿车。
“经调查,监控中四个人都是贵州德江县人,均有盗窃前科。”霍海龙说,根据这一重大发现,他们又对“叶某”身份证被冒用的情况进行了深入查证,发现从今年4月份开始在山东、甘肃、宁夏、青海、山西、河南、陕西等二十余地有相关的登记住宿信息。“由此判断,这应该是一伙跨省流窜盗窃团伙。”10月6日,绥德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教导员汪海洪带领专案组民警火速赶赴贵州,对四名犯罪嫌疑人伺机抓捕。10月24日,在贵州当地警方配合下,嫌疑人杜某(42岁、土家族)、晏某(35岁)、刘某(30岁)相继被抓获,王某(38岁)在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