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嫦娥三号落月,明年大家可以看到探月返回器绕过月亮再飞回中国。”昨日上午,由广州市科信局、广东科学中心等联合主办的“珠江科学大讲堂”在华师附中举行。“嫦娥之父”、中科院院士叶培建以“中国的月球探测与深空探测”为主题开讲。
为落月做了200次实验
叶培建介绍,实现“落得下,走起来”这两件事,就标志着嫦娥三号探月成功。“为了让它(嫦娥三号)落下来,落得稳,我们做了200多次实验。”叶培建说,科研人员在北京郊区建了一个高80米、长100米、宽100米的大架子,“我把它称为北京南郊的‘埃菲尔铁塔’。”此外,在航天城建了一个很大的月球场,从长白山运了很多火山灰,模拟月球环境让它在上面走。在离敦煌很远的一处沙漠又找到一个跟虹湾很相像的野外模拟点,“我们在那里修了4个大玻璃房子,90个实验队员在大沙漠里干了1个月,就是为了看到月球车在月球上走起来的动作。”
叶培建还透露,实验结束后,他们把全部设备移交给敦煌一个地质公园,用于开辟中国月球车旅游基地。
“嫦娥五号”将在海南发射
10年前,中国制定了探月工程三部曲,即“探、登、住”,其中“探”又分为“绕、落、回”三个步骤。
“原计划2007年实现‘绕’,2015年实现‘落’,2020年实现‘回’。今年提前实现了‘落’。我们航天人很保守,本来说2020年要‘回’,但前不久有媒体报道2017年就能实现‘回’,既然他们说了,那我也说2017年就要‘回’。”叶培建打趣地说。
“在2007年完成嫦娥一号以后,我们组建了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五号三支队伍。”叶培建说,“嫦娥五号和嫦娥三号相比有一个很大的跨越,嫦娥五号由4个器组成:着陆器、上升器、轨道器、返回器,4个器加起来很重,必须到新建的海南发射场发射,还要用新研制的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叶培建还透露,明年将会预先做一次试验,发射一个与嫦娥五号的返回器一模一样的探月返回器。
目前没有载人登月计划
在互动环节,有学生提问:“我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将在什么时候开展?”
叶培建回答:“我想说三句话:第一,人类要征服太空首先要去月球,美国人去过了,中国人一定要去,也一定能去;第二,目前我国没有任何载人登月的计划,也无所谓网上传的取消计划的无稽之谈;第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迟早是要搞载人登月的,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人登上月球”。(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