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6万亿元,增长11.1%左右。”1月14日下午,陕西大会堂,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回顾了过去一年陕西经济主要发展指标。
台下不少细心的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发现,去年陕西的GDP并未达到12.5%的预计增长目标。在随后的分团审议和小组讨论中,这一话题备受关注。
经济发展换挡不“失速”
15日下午,省长娄勤俭在参加西安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主动回应,他表示,11.1%的增速虽与年初目标差了1.4个百分点,但却是非常科学的发展,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我省经济依然保持了良好势头。“应该注意到,今年我省减免了220亿的税费。一般来说,经济下行背景下政府为了保收入都会增加税收,但是我们大幅度进行税费减免,就是为了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晓惠认为,在全国经济增幅7.7%的大环境下,陕西经济增速仍处在第一集团。她表示,陕西经济前十年的高速发展,得益于投资拉动与能源支撑。但随着产能过剩、能源价格走低,经济增速就会到影响,一条腿走路毕竟不是长远之计。“从全省各市情况看,只有榆林、延安经济增速低于11.1%,也就是说这两个地方的经济下滑拉低了全省经济增速。”
而今年,我省制定了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的目标。在刘晓惠看来,这个目标符合省上“经济换挡调速而不失速”的方针。他表示,增长速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没有一定的速度,就很难说经济工作做得好。2014年陕西经济换挡,将把增速从高挡位调整到中高速挡位,目的是为转方式、调结构预留空间。相信随着陕西产业结构的升级,加上良好的政策环境,陕西换挡发展将拥有强劲的动力。
陕西产业结构调整还需5到8年
能源化工产业成就了陕西经济持续多年的高增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集中抓好500个新增产能项目的服务协调工作,帮助重点行业和企业扩大销售,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建立榆林煤炭外运绿色通道,促进发电企业与用户直接交易。”这表明,未来我省能源化工产业一方面保证产业对经济的持续支持作用,同时将推进产业高端化,巩固提升支柱地位,为减排提供更大空间。
同时,陕西也在加速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的支柱产业,从而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带动新格局。《报告》指出,“促进陕汽20万辆重卡和比亚迪70万辆、吉利20万辆整车项目加快建设,吸引现代汽车、三星SDI新能源电池灯项目落户,尽快扩大汽车产业规模。加快建设沣西新城云计算与大数据中心等骨干项目,形成门类齐全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深度参与新舟700飞机项目,建设无人机产业园,发展航空及其配套产业。重点抓钛合金、铝镁合金和钼金属深加工项目,支持省内企业参与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开发。以强生供应链基地建设为契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发展。”
陕西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表示,我省还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期,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需要多点开花。“一方面是能源产业自身的精细化调整。另一方面是要培育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逐步来实现转变,外面的政策引导可以加快节奏。参考经济总量过万亿省份的发展轨迹,我省10%以上的增速还应持续5到8年。我的产业结构调整也需要5到8年时间,两者是相互关联的。”
丝绸之路经济带带来无限可能
中央关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部署,给陕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包括“积极申办首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博览会暨第18届西洽会”,“推进‘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常态运行”,“研究开通西安至中亚旅游列车拓展直飞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客货运航线”等一揽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