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哪些部门信息公开最透明?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4年《法治蓝皮书》,其中《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显示,2013年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教育部、安监总局、发改委名列三甲,国家信访局、国家铁路局垫底。
其中,国家铁路局透明指数为“0”。2011年该课题组成员曾对媒体表示,为了慎重起见,凡是调查人员无法找到信息内容、无法打开网页的,均由其他调查人员共同再次进行确认,利用多个主要搜索引擎进行查找,采取更换电脑及上网方式、变更上网时间等方式进行验证,最后实在查找不到的,才对其打零分。
据悉,该指数满分为100分。项目组还解释,在对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发布情况进行测评时,国务院已公布了机构改革方案,但机构调整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考虑到年度报告主要考虑政府机关上一年度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因此,该测评仍以原部门为测评对象。
报告还对31家省级政府、49家较大的市政府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评估。《省级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显示,天津市得名最高,辽宁垫底,陕西排第19。
>>专家预计财产公开今年试点
2014年至今,仅两个月的时间,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就公开了约79名公职人员被查处的信息,涉及18个省份。
在高压态势下,2013年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可谓空前。但蓝皮书专家组认为,2014年,反腐败仍然会遇到诸多障碍,出现诸多问题。
专家称,在全方位的反腐形势下,腐败行为有可能会更加隐蔽,腐败公职人员外逃现象可能加剧,腐败公职人员联手反弹,2014年反腐败法律法规将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包括裸官监管等,同时探索官邸制等的立法,继续加大对贪腐行为的查处力度。
社科院专家告诉记者,预计今年公职人员财产公开作为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的公开制度试点内容将有所突破,预计有关新任公职人员的财产公开制度将于2014年在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或先从新任公职人员单轨制试点,再过渡到所有公职人员的双轨制。
>>81家法院透明度上海高院第一
2013年6月15日至11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和49个较大的市的中级人民法院的司法透明度进行了量化评估,并首次将最高人民法院纳入司法公开的评估范围。
昨日发布的《中国司法透明度指数报告(2013)》指出,透明度指数指标体系包括审务公开、立案庭审公开、文书公开和执行公开4方面,满分100分。
81个法院司法透明度的平均分为42.1分,及格率为18.5%。上海高院排名第一,最高院排在第21位。
淄博中院、拉萨中院、呼和浩特中院未找到网站,宁夏高院网站无法正常打开,西藏高院的网站显示正在改版制作,所以上述5法院得分为零。
>>被查处贪官过半栽在“59岁”
根据中纪委公开的数据,截至2013年12月,2013年查处的公职人员中,共披露有123人的详细信息,其中51岁至60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3.7%,“59岁现象”明显。
“59岁现象”是指公职人员在临近退休年龄之际,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贪腐的现象。根据中纪委监察部公布的案件数据,被查处公职人员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39岁。
蓝皮书指出,公布信息的123人中,有31名涉嫌违纪违法的中管干部已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检查。其中,周镇宏、刘铁男、倪发科、王素毅、李达球、童名谦、杨琨、齐平景等8人涉嫌犯罪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正在立案调查的有蒋洁敏、李东生、李崇禧、李春城、郭永祥、季建业、廖少华、陈柏槐、郭有明、陈安众、杨刚、王永春、许杰、戴春宁等。(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