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陕西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有了重要调整。根据新方案,生态环保指标由往年的12分提高至25分,占到总分值的四分之一。“这表明了我省治污减霾的决心,也意味着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要从群众利益出发,拿出实在的措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陕西省环保厅副厅长李孝廉说。
在今天(2月27日)举行的省委外宣办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司法厅、人社厅、环保厅、农业厅公布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
司法厅
推行节假日公务车辆封存常态化
在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陕西省司法局集中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对群众反映的272条意见和建议,进行专题讨论,并归纳确定了37条整改任务,制定了整改方案,对其中18个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对其他问题都明确了落实整改的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规定了整改期限,并全部向机关干部进行了通报。
省司法厅机关“三公”经费较上年减少17%,会议减少50%以上,制发文件减少12.1%,简报减少54%。积极开展“清退会员卡、商业预付卡”专项行动,严格接待费、差旅费管理,推行节假日公务车辆封存常态化,积极清理办公用房。
在整改过程中,省司法厅围绕“服务全省大局,建设法治陕西”,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推进“千所万人抓化解、力促三秦大和谐行动”。去年着力健全基层调解组织,开展多层次培训,共调解矛盾纠纷13万余件,有力维护了全省和谐稳定。利用“12348”信息管理平台,努力打造“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
人社厅
改进窗口作风 让群众少跑路
陕西省人社厅在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狠抓作风建设,在去年开展“严肃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教育整顿”和“创建优质服务窗口”等活动的基础上,从今年2月开始,人社厅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改进作风专项行动”。
据了解,“改进作风专项行动”范围包括人社厅所属的社会保险经办、公共就业服务、劳动保障监察、人事人才服务、行政审批、职业职称、12333电话咨询以及基层服务平台等12个类型窗口单位。
“人社部门窗口单位直接面对群众,服务质量影响了人社政策的落地,也直接影响人社部门及整个政府的形象。”省人社厅副厅长刘会民说,这次专项行动将进一步提高人社窗口单位的服务性。“我们要求坚持首问责任制、全程代理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确实让群众少跑一次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
环保厅
受理环保投诉2万余件 回复率达100%
“由于去年以来连续发生的严重雾霾污染,让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群众最关心的热点,治理雾霾天气、查处环境违法问题是环保厅群众路线实践的突破口。”李孝廉在发布会上介绍,2013年陕西全省受理的有关环保方面的投诉有22202件,与2012年相比投诉增加了20%。
为了处理好各类投诉,环保厅坚持12369投诉热线24小时开通,针对近年来网络投诉的增加,省环保厅开设了领导信箱和公众微博互动平台,接受群众的网络举报。“对收到的举报或者建议,我们会将信息分发给责任处室,一有结果就立即进行信息反馈。”李孝廉说,省环保厅2013年的群众投诉的办结率、回复率、满意率都基本达到了100%。
2013年,陕西省完成了淘汰、搬迁、大气污染治理等16类166个项目,累计拆除燃煤锅炉1250台,淘汰“黄标车”约8.73万辆。针对信息公开程度不高的问题,完善监测数据管理办法,着力解决监测数据显示与群众对环境观感有明显差距问题。今年起,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和延安已开始贯彻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发布pm2.5等指标实时监测数据。